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筛选高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抑菌物质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平板琼脂孔扩散法从发酵制品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测定抑菌谱,考察发酵产物对p H、温度、5种常见蛋白酶的敏感性。[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其发酵产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对霉菌和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p H 2. 0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21. 24±0. 45 mm,比p H 6. 0时高32. 7%;经沸水浴后原始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下降了34. 3%,p H 2. 0时仅下降6. 9%;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圈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结论]筛选得到的乳酸菌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该抑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和热稳定性,对5种蛋白酶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可有效克服DNA敲除、RNA干扰等传统药物靶点确认及干扰策略的局限性。近年来,一系列新型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不断涌现,在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各种技术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技术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以期为药物靶点确认及新药开发提供有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非盲法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均为4个周期。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CR 1例,PR 11例,SD 10例,PD 5例。(CR+PR)RR 4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9.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9.1个月。对照组:CR 0例,PR 5例,SD 8例,PD 15例。(CR+PR)RR 18.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6.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炎及肝功能异常。试验组白细胞下降1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贫血发生为13例,对照组的为21例,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为18例,对照组为24例,试验组便秘发生为8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相比单独使用奥沙利铂更加有效,更具优越性,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α-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α-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评价对于预防人类疾病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检测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对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评价中常用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做了概述,并对当前致突变性检测的方法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种简便、快速测定鹅膏多肽毒素的方法--抑芽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浓度(5-10ngml-1)的鹅膏毒肽(amatoxins)能专一性抑制RNA聚合酶Ⅱ的活性,高浓度(为RNA聚合酶Ⅱ103-104倍的浓度)也能抑制RNA聚合酶Ⅲ的活性,因而影响细胞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根据此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植物种子萌发试验检测鹅膏毒肽的方法,称之为"抑芽法"(bud-inhibitedassay)。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操作流程45℃干燥至恒重的鹅膏菌等子实体菌盖;水提法提取毒素并用氯仿沉淀蛋白质等;粗毒液浓度为0.025-0.05gml-1干子实体;萝卜或绿豆种子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24-72h。绿豆芽下胚轴生长被抑制率在95%以上,可能为鹅膏毒肽含量高的剧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60-80%,可能为鹅膏肽含量较低的微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30%以下时,可能是不含鹅膏菌肽的鹅膏菌。  相似文献   
9.
藤茶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3, 5, 7, 3′, 4′, 5′-六羟基-2, 3-二氢黄酮醇,DMY)体外对几种癌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研究DMY对人高转移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用MTT法检测DMY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胶酶谱分析明胶酶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进行检测.Transwell模型检测DMY对肿瘤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显示,DMY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IC50为73.6 mg/L.DMY显著抑制明胶酶活性和MMP-2/-9蛋白表达,并抑制MMP-2/-9 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DMY不依赖细胞毒作用和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DA- MB-231细胞的侵袭.这些结果提示:DMY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其侵袭抑制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2/-9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5-10ngml-1)的鹅膏毒肽(amatoxins) 能专一性抑制RNA聚合酶Ⅱ的活性,高浓度(为RNA聚合酶Ⅱ103-104倍的浓度)也能抑制RNA聚合酶Ⅲ的活性,因而影响细胞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根据此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植物种子萌发试验检测鹅膏毒肽的方法,称之为“抑芽法”(bud-inhibited assay)。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操作流程:45℃干燥至恒重的鹅膏菌等子实体菌盖;水提法提取毒素并用氯仿沉淀蛋白质等;粗毒液浓度为0.025-0.05gml-1干子实体;萝卜或绿豆种子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24-72h。绿豆芽下胚轴生长被抑制率在95%以上,可能为鹅膏毒肽含量高的剧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60-80%,可能为鹅膏肽含量较低的微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30%以下时,可能是不含鹅膏菌肽的鹅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