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物质是野生动物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长、繁殖、扩散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辛国省,2010;Zhao et al.,2013;曾小琴等,2016).有蹄类动物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舔食土壤,主要倾向于靠近地下泉水、树木根部附近、与河流接壤的悬崖(Henshaw and Ayeni,1971;Coutur...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9年7月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块100 m×100 m的近自然毛竹林固定标准地,采用相邻网格法进行每竹调查,利用全站仪测量毛竹的三维坐标(X,Y,Z),结合2010—2012年的3次毛竹复查数据,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年龄隔离度3个结构指数,分析毛竹林空间结构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天目山近自然毛竹林大小年现象明显,平均胸径逐年增加;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表现为2009、2012年毛竹林呈随机分布,2010、2011年毛竹林呈聚集分布;各年份毛竹林角尺度均服从左偏近似正态分布,且各年份的角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份毛竹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均接近0.5,林分处于中庸状态;各年份毛竹林大小比数分布频率出现均衡分布特征,林分较稳定,且各年份间的大小比数无显著性差异;各年份毛竹林的年龄多样性及年龄隔离程度均较高;年龄隔离度逐年增加,毛竹小年向大年过渡期毛竹林年龄隔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年向小年的过渡期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差异性.方法将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与人肺上皮细胞共同作用,经革兰染色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数.结果念珠菌粘附的肺上皮细胞与浓度和时间有依赖关系.菌液浓度在5×103CFU/ml至5×107CFU/ml范围内,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随念珠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白色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数比热带念珠菌的粘附数要高.来自痰、尿标本的同一种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是一种特异性的粘附,临床标本来源的白色念珠菌粘附宿主细胞的能力比热带念珠菌强.  相似文献   
4.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胸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块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采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划分为100个调查单元,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毛竹基部的三维坐标(X,Y,Z),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年龄隔离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并按毛竹胸径大小划分为Ⅰ(DBH7cm)、Ⅱ(7cm≤DBH13cm)、Ⅲ(DBH≥13cm)3个径级,分析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胸径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竹林直径结构呈右偏近似正态分布,与乔木同龄林直径结构较接近;Ⅰ、Ⅱ、Ⅲ径级毛竹以及全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别为聚集、随机、随机和随机,毛竹林角尺度随径阶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且服从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0.7793,各径阶角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竹林整体处于中庸状态,胸径大小分化不明显,各径级毛竹优势度排序为ⅢⅡⅠ,毛竹林大小比数随径阶的增加而减小,与胸径呈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233,各径阶大小比数差异极显著(P0.01);毛竹林的平均年龄隔离度为0.8178,属强度至极强度异龄,各径级毛竹年龄隔离程度大小排序为ⅢⅡⅠ,毛竹林年龄隔离度随径阶的增大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且服从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0.6774,各径阶年龄隔离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少受干扰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进行连续5a的每竹调查,用全站仪精确测定每竹坐标(X,Y,Z)。提出新的竞争指数——竞争势(CP)。利用CP对2009—2013年毛竹林分竞争动态进行定量分析,并分别研究各年份毛竹林竞争强度与对象竹胸径、年龄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毛竹大小年现象明显,毛竹大年(2010、2012)的林分竞争强度明显大于小年(2009、2011、2013),且大小年之间竞争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毛竹大年之间林分竞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竹小年(2011、2013)之间林分竞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009年毛竹林受雪灾和新竹株数影响,与其它年份林分竞争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毛竹林竞争强度随对象竹径阶的增大而减小,且服从幂函数关系;毛竹林竞争强度随对象竹龄级的增大而增大,且服从线性函数关系。CP在Hegyi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考虑毛竹生理特性,使对毛竹竞争关系的分析有了进一步拓展,从而更加全面有效地描述毛竹林分的竞争关系,应用CP分析毛竹林竞争动态规律,可为毛竹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天目山不同海拔(480、580、700和800 m)的毛竹伐除区森林植被为对象,基于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2017—2020年各海拔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2017年所有样地木本植物有515株,隶属于27科43属50种。3 年间增加14科23属30种,个体数量增加116.9%,新增物种主要有毛竹、紫珠、山胡椒、山鸡椒、构树等,主要分布在海拔580和700 m处。2017和2020年海拔580、700和800 m的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树种不变,分别为杉木、臭椿和枫香树,而海拔480 m群落重要值最大的树种由杉木变为油茶。各海拔群落径阶分布变化明显。海拔480 m群落径阶分布由倒“J”型发展为单峰左偏态,海拔700 m群落径阶结构由倒“J”型发展为指数型,海拔800 m群落径级分布呈正态分布,峰值由24 cm移到30 cm。3年间各植物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提高,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群落β多样性随海拔升高、海拔间距的增加而增大。2020年新增物种为群落天然更新提供了充足的幼苗幼树,但仍未演替到亚热带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