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全长序列探讨闭壳龟类的系统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对淡水龟科具闭壳结构的黄缘盒龟、黄额盒龟、金头闭壳龟、潘氏闭壳龟、锯缘龟和白腹摄龟的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16种淡水龟科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和系统发生分析。经C lustalX1.8软件对位排列后共有1154个位点,其中可变位点413个,简约信息位点301个;A+T的平均含量(56.5%)高于G+C(43.5%)。在氨基酸密码子中,第一位富含A,第二位富含T,第三位富含C;碱基转换/颠换率为5.97,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以中华鳖和马来鳖为外群,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均具有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和潘氏闭壳龟最先聚成一支,再和三线闭壳龟聚成一组,说明形态上相似的三种闭壳龟亲缘关系最近;闭壳龟属、盒龟属和单种锯缘龟属聚成一个单系的闭壳龟群,建议合并为闭壳龟属;齿缘龟属和果龟属聚为一支,它们与新的闭壳龟属关系较远,揭示闭壳结构的形成不是由一个共同祖先分化而来;乌龟属、花龟属和拟水龟属三属为并系起源,建议三属可以合并为一属。  相似文献   
2.
缅甸陆龟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序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颖  聂刘旺  宋娇莲 《动物学报》2007,53(1):151-158
本文参照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7对特异引物,采用LD-PCR、PCR及测序技术获得了我国广西产缅甸陆龟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点和各基因的定位。结果表明:缅甸陆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813bp,碱基组成为35.30%A、26.47%T、12.09%G、26.14%C,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基因控制区(D-Loop区)。缅甸陆龟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长度、位置与典型的脊椎动物相似,其编码蛋白质区域和rRNA基因与其它脊椎动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显示龟类线粒体基因组在进化上十分保守。将缅甸陆龟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提交到GenBank,获得的检索号为DQ656607。本文还结合GenBank中已发表的其它16种龟鳖类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探讨龟鳖类动物不同科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