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从事害虫预测预报或药剂防治试验,调查虫口密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少钻蛀性害虫(如食心虫、稻螟等)不易调查观测,所以不得不在作物生长期拔出大量秧苗或采下尚未成熟的果子来剖开检查。同样,在玉米螟预测调查或药剂防治试验效果的测定中,也必须在玉米生长期剖查植株里的幼虫数,但由于虫口集团在田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经作者调查并测定王米螟幼虫的田间分布,是符合生物统计学上的“核心分布”),因此进行幼虫密度调查时,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剖查大量植株才能获得较可靠的虫口密度估计。这样不但对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而且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如何设法减少剖茎数量并能获得较精确的虫口密度估计,是极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双重抽样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双重抽样法特别应用于调查某一种不易观测或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观测的“复杂性状”(如上述潜  相似文献   
2.
自从发现棉蚜、红蜘蛛、棉铃虫和黄条跳甲等害虫有抗药性以来,农药混用在生产上更为重要。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要搞好农药混用,必须从生产出发,先行试验,根据试验的要求和条件,进行设计。如果设计不当,则试验结果难以分析,或导致错误的结论。运用正确的设计进行试验,可减少试验误差,通过试验结果的观察和简单计算,获得较正确的分析结果。如果要估计试验误差或作进一步的分析,应当运用统计方法。现将我们在1962—1972年曾采用的几种设计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为害玉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经邱式邦、吴维均、李国柱等(1964)研究,认为心叶末期被害较穗期影响产量显著为大,在穗期或乳熟期为害的幼虫对产量影响不大或甚至没有影响。所以认为当前应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提倡在心叶末期施药一次,不仅从防治效果(减少虫数)上看是适当的,从保证产量的角度来看也是有利的。因此,要正确检定防治效果,必须在抽雄后或开花期进行虫口密度检查,此时幼虫密度能代表心叶末期的为害,可以作为检定防治质量的标准,而在抽穗以后进行检查,则不能正确反映对产量的影响。 但是,在抽雄或开花期调查虫口密度,必须剖开植株才能检查。根据作者的研究,玉米螟幼虫的田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经测定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要较准确的进行抽样调查,必须剖查大量的玉米植株才能达到目的,这样对生产不但带来较大损失,而且又很费工,不易推行。因此,如何精确而又节约的检定防治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这是在大面积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4.
棉苗期棉蚜群的空间模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苗期棉蚜群的空间模型,当蚜株率在5%以下时符合负二项分布,蚜株率在5%以上则符合Polya-Eggenberger核心分布,在防治上应消灭于这个点片发生阶段。 根据这种极不均衡的分布型,在防治试验的调查资料应用变量分析时,应将原资料用对数代换后进行,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与生产实践经验相符;也符合变量分析主要基本假设: (1)各种试验误差应成常态分布; (2)各次观察误差必须有一共同的变量; (3)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应该是可加的。 应用序贯分析检定棉蚜防治适期(蚜害株20%),定k=0.4、kp1=0.2、kp0=0.1、α=19=0.05,求出决定防治与否的两条分领域的平行线方程为: am=0.143m-5.7625 rm=0.143m+5.7625它们可供实践中参考运用,以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5.
防治害虫试验效果的测定主要是根据虫口密度、为害程度或损失情况来衡量:如邱式邦等(1963)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试验是在心叶末期施药后7—10天,每处理剖查玉米60-70株,以“百株虫数”和“减虫%”用作衡量防治效果的标准;郑炳宗等(1965)在心叶末期防治后11—14天剖查玉米植株的蛀孔及虫数,田间试验设计是采用随机排列,并用变量分析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根据作者的研究,潜蛀在玉米茎秆  相似文献   
6.
1973年全国制订《主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中规定玉米螟的防治标准为:“春玉米心叶中期百株累计卵量超过30块时必须进行防治……。”要作好预测预报、正确指导大田防治工作,必须在玉米地进行查卵。 一、应用序贯分析的必要性 现时测报对卵块调查是以五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20株,工作量较大。如果在卵块少的地块,可无需检查100株,即可凭经验肯定其卵块数不会达到防治指标;同样,在卵块密度很高的地块,其实也无需查到100株就也能大致推断其卵块数能否达到防治标准。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都硬性规定调查至100株,便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但调查株数须少到什么程度而我们的判断又能保证不产生错误?可用序贯抽样根据假设检验理论来作出推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