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更好地研究间隙连接在发育中的作用,我们利用鸡胚水晶体纤维细胞膜进行免疫,制备了专一的免疫探针。水晶体纤维细胞膜富含连接蛋白。这种连接蛋白的分子量在鸡和牛中略有差异,前者为28-KD,后者为26-KD,故分别称为MP 28及MP 26。以前,曾把二者统称为MP 26。免疫前,先经酶解以除去它的细胞质侧抗原决定簇,再经酸处理以暴露出细胞外表面上的抗原位点。在本研究中,以此蛋白制品为抗原,我们得到了三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定名为ND 6、NC 6和NB 2。  相似文献   
2.
竹类果实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中的竹亚科,全世界有一千多种。中国是世界上竹子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竹林总面积约340万公顷,竹类植物有30多个属,400多种和亚种。 众所周知,竹子的寿命为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大多数竹种一生中只开花结果一次,结实后植株便枯萎死亡。由于竹子的果实并不常见,因此关于其形态,一般读者知道的不多。本文仅就笔者的认识谈谈竹类果实的多样性。 在禾本科中,禾亚科植物的果实比较单纯,几乎全为颖果,仅有极少例外者,如鼠尾粟属和穇属等果皮和种皮分离为囊果。然而,在竹亚科中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果皮与种皮是否粘合,甚至果实的类型等,却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光镜和彩色图象分析系统,研究了雌性鲫鱼尾部神经分泌系统Dahlgren细胞及细胞化学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尾部最后4~6节脊髓中Dahlgren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减少直到全年中的最低水平,而从夏季到秋季蛋白质含量却逐渐增加直到全年中的最高水平,这之后又逐渐减少到春季含量的水平。各季节间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上述Dahlgren细胞蛋白质含量计量学的变化呈出出与同发育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光镜和彩色图象分析系统,研究了雌性鲫鱼尾部神经分泌系统Dahlgren细胞及细胞化学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尾部最后4~6节脊髓中Dahlgren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减少直到全年中的最低水平,而从夏季到秋季蛋白质含量却逐渐增加直到全年中的最高水平,这之后又逐渐减少直到春季含量的水平.各季节间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上述Dahlgren细胞蛋白质含量计量学的变化呈现出与卵巢同步发育的关系.从而为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与鱼类繁殖生物学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计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栖居于名贵中药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根部的蚯蚓经鉴定为线蚓科(Fnchytraeidae)的一新属新种——岷县等毛蚓 Isosetosa minxianensis。新种的主要特征:头孔位于O/I,无背孔,体白色,环带位于1/2Ⅺ—ⅩⅢ(=21/2节)。每节刚毛4束,每束刚毛4根,每根棍棒状,外端略尖。受精囊孔一对,位4/5节间沟内。雄孔一对,位第Ⅻ节。雌孔一对,位于12/13节间沟内。脑位于第Ⅲ节内。在脑和腹神经索的切面内可见到神经原的核周体。隔膜腺三对,位于4/5—6/7隔膜的后壁上。咽头顶部具有扁平板。无肠盲囊。在第Ⅳ节内有消化肾管、乳糜细胞。背血管起目环带后。精巢一对,不分叶,位于第Ⅺ节内。卵巢一对,位于第Ⅻ节内,具精囊和卵囊,阴茎球为带丝蚓型。受精囊一对,位于第Ⅴ节内,不与消化道相连,亦无盲管分支。本新属与白线蚓属 Fridericia Michaelsen、线蚓属 Enchytraeus Henle相近,但有明显差异。经与Enchytraeus barkudensis Henle进行比较,也有明显差別,本种的受精囊不与消化道相连,肠壁内有乳糜细胞,故确定为新属新种。经过调查,本种蚯蚓有时少数也在健康的当归根部生活,因此也可能直接为害健康植株。  相似文献   
6.
斯坦尼小体的摘取和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斯坦尼小体和性腺随季节更替而同步发育的规律选择摘取时间。摘取的步骤为:①断尾放血,剖开体腔,露出输尿管和肾脏;②将输尿管末端扯断,并把输尿管和肾脏翻向鱼体前部,或将左右输尿管分别向两侧分离;③在肾后部中线背侧的左右肾连接处、输尿管上或背侧体壁内侧(包括第一脉弓附近)找到圆形或卵圆形的斯坦尼小体,用尖头镊摘取。将摘取的小体放在丙酮中脱水后再置干燥器中保存,或直接保存在-60℃--70℃的低温冰箱  相似文献   
7.
红栓菌胞外漆酶的诱导、纯化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栓菌(pycnoporus cinnabarius)在发酵培养3d后出现胞外漆酶活性峰。木素类似物对红栓菌胞外漆酶活性有诱导作用,阿魏酸、香兰素,愈创木酚和DL-β-苯丙氨酸诱导24h后,发酵液中漆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8、4.3、3.5和1.7倍。发酵液经(NH_4)_2S0_4沉淀,Sephadex G-150、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25柱层析纯化后,冷冻干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为一单峰,分子量为26000,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酶组成的64.27%。等离子光谱(ICP)分析表明漆酶含有铜。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0℃,与邻联苯甲胺反应最适pH为4.0,Km值为385μmol/L;与丁香醛连氮反应最适pH为5.8,Km值为833μmol/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