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90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不同日龄大鼠肝脏中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UP)和(NP),在高分辨率的等电聚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蛋白斑点出现规律性变化。并讨论了这一变化与大鼠不同发育阶段的激素水平和基因调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历史性进程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营养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的工作者,在原中国生理学会  相似文献   
3.
神经免疫调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免疫调节(NIM)为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神经科学新概念之一,它协调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机体整合系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类组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对淋巴器官的调控作用。淋巴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淋巴因子输送免疫性信息,构成双向性调节环路。  相似文献   
4.
周集中  陈常铭 《生态学报》1987,7(4):349-358
本文提出了描述单种捕食者-两种猎物系统的模拟模型。在功能反应和选择捕食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拟环纹狼蛛-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三物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 啮齿类是在生存竞争中最成功的一类哺乳动物.它们一直受到实验和进化生物学家的特别关注.最近几十年来,有关现生和化石啮齿类的新资料急剧增加.特别是关于啮齿目起源,进化以及它和其它有关门类的系统关系,许多有关学科(如古生物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发生学等)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见解、新设想,使关于啮齿类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  相似文献   
6.
周良才  李锋  张碧玉  覃良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87,(2):149-157
长滩果系罗汉果最佳品种。原产区分布于永福和临桂县交界400—600米山区,但不适应于低丘陵和平原地区,因而不能在低丘陵和平原地区推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1)选择湿润和半阴的生长环境;(2)采用适应性强的砧木;(3)促成栽培;(4)加强秋旱期的科学管理等措施并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长滩果产量和品质达到或略超过原产区水平。  相似文献   
7.
8.
拉氏拟鱼腥藻的个体发育及其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现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 个体发育可分四个时期:(I)幼体期;(II)增长期;(III)异形胞形成期;(IV)休眠孢子形成期。 其中(III)曾被定名为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IV)曾被定名为中华尖头藻Raphidiopsis sinensis Jao和弯曲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 Frit,根据实验与观察,我们认为三者为同一种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吉林桦甸哺乳动物群。计有食虫目盔猬亚科的中华晓猬(新属、新种)Eochenus sinensis gen. et sp. nov.,桦甸齿鼩猬(新种)Tupaiodon huadianensis sp. nov.,鼩鼱科的吉林蕾鼩(新属、新种)Ernosorex jilinensis gen. et sp. nov.,灵长目始镜亚科的长白亚洲镜猴(新属、新种)Asiomomys changbaicus gen. et sp. nov.和啮齿目先松鼠科的东方争胜鼠(新属、新种)Zelomy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和纤细争胜鼠(新种)Z. gracilis. sp, nov.等。其中Eochenus可能代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盔猬类。Ernosorex可能是鼩鼱类具有原始特征的旁枝。桦甸哺乳动物群与北美尤因他动物群的关系较近,而与欧洲同期不同。表明当时亚洲与北美之间有直接的动物群交流。其中争胜鼠可能由北美迁来,而鼩鼱类可能从亚洲起源,然后迁往北美。桦甸动物群的时代为晚中始新世或晚始新世。当时桦甸盆地为森林沼泽湖泊景观,气候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10.
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细胞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嘉平  黄河 《遗传学报》1990,17(3):180-188
经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在细胞水平上筛选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为:γ-射线500—2000拉德诱变高度感病品种的花药后用50—80%的黑胫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毒素花粉植株,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选出抗病植株,再从后代鉴定中选出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系。γ-射线及高浓度毒素处理均能得到抗病植株。选自感病品种的花粉植株中约有9—50%是真正抗病的。这些抗病植株中有一部分的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用该法已从感病优质品种小黄金1025及乔庄黑苗中选出6个突变系。并自N.C.628(抗)×小黄金1025(感)及N.C.628(抗)×庆胜2号(感)的F_1花粉植株中选出4个抗病系。所有的抗病系经3—4代后均表现出稳定抗性。其中一个突变体(R400)的抗性似由不完全显性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