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为了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及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SDF-1,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ALL患者组、AML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的SDF-1水平分别为4255.46±2685.83,2405.10±905.24,2338.24±671.21(pg/ml),其中ALL组患者明显高于AML组及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NSL患者组及非CNSL患者组SDF-1血清水平分别为3696.30±432.49,3136.62±2157.64(pg/ml),组间无显著差别。2.ALL患者组、AML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脑脊液SDF-1水平分别为4576.15±1547.96,3097.20±1408.45,1983.61±857.98(pg/ml),其中急性白血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高于AML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3.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全晓  吴广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0):1861-1863,F0002
目的:观察供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探讨利用imDC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k健康供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联合培养4d,诱导其分化成imDC;培养7d,分化成mDC。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采用MLR方法,构建GVHD发生机制的模型,比较供者imDC和m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1)培养4天后细胞具有典型的imDC特征,CDla、CD83和双抗分别表达为55.79%、64、67%和46、67%,成熟标志CD83表达较低;培养7天后具有典型mDC特征,CDla、CD83和双抗表达分别为61.56%、82.40%和64.12%,成熟标志CD83表达较高。(2)MLR法共孵育72小时后,加入CCK-8检测OD值,imDC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SI〈1.00);mDC组与对照组、imDC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能够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SI〉2.00)。结论:供者imDC能够诱导自体T细胞低反应,有望用来防治GVHD。  相似文献   
4.
钙粘蛋白家族(cadherin family)是一个超家族,均为钙依赖的单链跨膜糖蛋白,主要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目前,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pithelial cells cadherin,E-cad)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它与上皮恶性肿瘤的分级、侵袭、转移和预后相关,可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E-cad与白血病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有关.本文就E-cad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