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沙市菌痢患者中,宋内氏菌在六十一七十年代占10.4—11.8%,进入八十年代上升到25.8%;各年龄组中0—4岁组患者的菌株数占总数的51.7%;在季节分布上,宋内氏菌的季节高峰比福氏菌早一个月。对192株宋内氏菌用上海市防疫站的φ1~6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分为5个噬菌体型,其中Ⅰ型占75.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抗药性上,依其对SD、TC,CM、SM的抗药性可分为7个型,其中以抗SD、TC、CM、SM及抗SD、CM、SM型占71.3%;在生化分型方面,观察到有不同的生化反应株和少数异常生化反应株。  相似文献   
2.
古生物学家对化石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寻找和收集珍贵的化石十分不易。因此,有些化石的价值,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贵。在北美的一些山区和丘岭地带,生长着一种最善收集化石的“收藏家”——红蚁。这种昆虫常把石头、化石牙齿和骨头之类的硬东西拖回它的蚁塚。如果对蚁塚进行抄袭,就可从中找到大量的化石。红蚁塚象一个小土墩,一般高60厘米、宽90厘米左右。首次从蚁塚中发现化石的人,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哈彻。1889年夏季的一天,哈彻在怀俄明山区的蚁塚中,偶然发现一块小化石。于是,他便对蚁塚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05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治疗,对照组为对症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退热和尿蛋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同时越过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者明显增加,且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消失比对照组快。说明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无眼金线鲃及其性状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是继我国个旧盲条鳅、无眼平鳅、裸腹盲鲃之后发现的第四种盲鱼。与近似种小孔金线鲃相比,该新种侧线鳞较少。由于它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石灰岩溶洞之中,引起某些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眼睛消失;体无色素;鳞片退化,感觉器官特别发达。形态比较结果表明,无眼金线鲃是类似小孔金线鲃的祖先进入地下伏流后,适应黑暗环境而形成的一个种,为本属鱼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5.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疾病,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国外从6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制使用,国内从1975年后也逐步引进和试产该类机器,逐渐地应用于临床。超声雾化器的原理,是根据在高频电压作用下,产生同频率的轴向振动,使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后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表面产生空化作用,破坏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产生雾滴。当频率在1.5MHz左右时,90%以上的雾滴微粒直径可在5um以下,再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振荡作用,使药液分解成细微的雾状,经口腔直接吸入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内,能较好地发挥其药液的治疗作用。超声雾化器,由于它的操作简单,使用  相似文献   
6.
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琥珀酸氧化酶系,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H~ -ATP酶的活性及其对寡霉素的敏感性都明显下降。ATP能量化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也比对照明显降低。膜脂流动性低于对照。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内观察到较多的电子致密无定形物质,经电镜X射线微区等方法分析,认为这些物质不是Ca_3(PO_4)_2,而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凝聚物。此外,心肌线粒体的硒含量远低于对照,而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上述结果都反映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明显损伤。根据克山病患者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方面呈现的如此广泛与明显的异常,可将克山病称为“心肌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  相似文献   
7.
中国羚牛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吴家炎 《动物学研究》1986,7(2):167-175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这种大型偶蹄类仅产于亚洲,它的个体大小可与云南野牛(Bos gaurus)及青藏高原的牦牛(Bos grunniens)相比,但体型又酷似羊类,特别是它具有隆起的吻鼻、低矮的臀部、成兽下颌的长须以及短小的尾巴,给人以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印象。 羚牛体型粗壮,成兽体重约200—300公斤,体长在1.8—2.1米,四肢健壮有力,肩高一般在1.3—1.4米之间。肩高大于臀高。雌雄皆具角,一般雄角较粗大。角形特别,先由头顶略靠内侧向上长出,然后以90°方向向外侧弯曲,在角的1/2处又向后方弯转,  相似文献   
8.
秦岭黑熊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有五个亚种、主产于陕、甘、川一带的是黑熊四川亚种(S.t.mupinensis),其成体体长在1.5米左右,体重在100—150公斤之间,全身毛色亮黑色,老龄个体鼻部、耳尖沾棕,胸部的“V”形月牙斑,起于颈侧而交于前胸。  相似文献   
9.
1. 本文报告了湖北省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丝虫感染情况及其媒介蚊类的调查结果。 2.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居民丝虫病流行相当严重,在二个农业合作社调查1,074人的结果,其各村的流行率为19.04—71.85%,其中三好一社平均为49·00%,和平二肚平均为34.18%。 3.居民中除5岁以下的儿量外,其丝虫感染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的关系。 4.所有的微丝蚴均为马来种。 5.人房和牛房中的蚊类其发现有10种。无论在人房和牛房均以中华按蚊的数量最大,其密度高峯在8月份。 6.对本地的马来丝虫传播媒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中华按蚊是本地的传播媒介。 7.本地马来丝虫主要的传播季节是整个夏季(6、7、8月),但晚春及初、中秋时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0.
贵州的蚊虫调查除少数地区,如贵阳、册亨、铜仁某地已有较详细的报告和安龙、兴义有零星的记载外,其余大部地方则未经调查,但贵州境内由蚊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均有存在,严重地危害着该省人民的健康。为了消灭上述疾病和作好除“四害”工作,则贵州省的蚊虫调查实属必要而迫切。锦屏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东紧邻湖南,在文献上以往尚无有关蚊虫调查的记载,作者于1956年7—8月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