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钦俊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昆虫和植物都是地球上起源很早的生物类群。从化石的证据来推断,它们至少在3亿多年前已生活在一起,在不同地域建立起密切关系的生物群落。它们中不同的种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根...  相似文献   
3.
沙市菌痢患者中,宋内氏菌在六十一七十年代占10.4—11.8%,进入八十年代上升到25.8%;各年龄组中0—4岁组患者的菌株数占总数的51.7%;在季节分布上,宋内氏菌的季节高峰比福氏菌早一个月。对192株宋内氏菌用上海市防疫站的φ1~6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分为5个噬菌体型,其中Ⅰ型占75.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抗药性上,依其对SD、TC,CM、SM的抗药性可分为7个型,其中以抗SD、TC、CM、SM及抗SD、CM、SM型占71.3%;在生化分型方面,观察到有不同的生化反应株和少数异常生化反应株。  相似文献   
4.
许纲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87,(4):359-366
实夜蛾属(Heliothis)的棉铃虫(H. armigcra)和烟青虫(H. assulta)是近缘种,幼虫期取食多种相同的植物,其中含有不同的次生物质.本项工作是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加入0.5%的烟碱、番茄苷、棉子酚、丹宁酸等饲养早期六龄的幼虫,测定它们对生长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次生物质对两种幼虫有不同的作用:烟碱对棉铃虫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烟青虫的取食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丹宁酸、棉子酚、番茄苷可抑制两种幼虫的生长,而以番茄苷抑制烟青虫的生长最为显著.番茄苷主要通过抑制取食来影响幼虫的生长,而丹宁酸和棉子酚则具有降低消化率的作用.通过次生物质对这两种幼虫效应的比较可知,棉铃虫有较大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5.
胡廷松  黎廷芝  何俊   《广西植物》1988,(3):263-267
青天葵是广西特产药材,过去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药源日渐枯竭.供不应求。作者通过调查和研究,掌握了它的生态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实践证明,青天葵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无眼金线鲃及其性状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是继我国个旧盲条鳅、无眼平鳅、裸腹盲鲃之后发现的第四种盲鱼。与近似种小孔金线鲃相比,该新种侧线鳞较少。由于它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石灰岩溶洞之中,引起某些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眼睛消失;体无色素;鳞片退化,感觉器官特别发达。形态比较结果表明,无眼金线鲃是类似小孔金线鲃的祖先进入地下伏流后,适应黑暗环境而形成的一个种,为本属鱼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7.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昆虫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最早的昆虫化石发现于古生代的石炭纪早期,距今约三亿五千万年。进行自滋营养的绿色植物则比昆虫起源更早,第一批陆生植物出现于四亿年前的志留纪。自古以来,不同类群的昆虫和植物因生境和物候的一致,有组合在同一生物群落的机会,并为营养、繁殖、扩散和保卫等活动的需要而发生密切的关系。直接以植物作为营养来源的昆虫称为植食性昆虫,其中包括能为植物传授花粉的种类。它们与植物相互作用,再加上本身的遗传变异和环境中气象、土壤  相似文献   
8.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疾病,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国外从6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制使用,国内从1975年后也逐步引进和试产该类机器,逐渐地应用于临床。超声雾化器的原理,是根据在高频电压作用下,产生同频率的轴向振动,使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后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表面产生空化作用,破坏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产生雾滴。当频率在1.5MHz左右时,90%以上的雾滴微粒直径可在5um以下,再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振荡作用,使药液分解成细微的雾状,经口腔直接吸入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内,能较好地发挥其药液的治疗作用。超声雾化器,由于它的操作简单,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羚牛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吴家炎 《动物学研究》1986,7(2):167-175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这种大型偶蹄类仅产于亚洲,它的个体大小可与云南野牛(Bos gaurus)及青藏高原的牦牛(Bos grunniens)相比,但体型又酷似羊类,特别是它具有隆起的吻鼻、低矮的臀部、成兽下颌的长须以及短小的尾巴,给人以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印象。 羚牛体型粗壮,成兽体重约200—300公斤,体长在1.8—2.1米,四肢健壮有力,肩高一般在1.3—1.4米之间。肩高大于臀高。雌雄皆具角,一般雄角较粗大。角形特别,先由头顶略靠内侧向上长出,然后以90°方向向外侧弯曲,在角的1/2处又向后方弯转,  相似文献   
10.
秦岭黑熊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有五个亚种、主产于陕、甘、川一带的是黑熊四川亚种(S.t.mupinensis),其成体体长在1.5米左右,体重在100—150公斤之间,全身毛色亮黑色,老龄个体鼻部、耳尖沾棕,胸部的“V”形月牙斑,起于颈侧而交于前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