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底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应用氨甲蝶呤(MTX-Agarose)亲和层析法提纯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组成和性质.建立了用平面粒度胶等电聚焦法去除与酶紧密结合底物的方法.讨论了结合底物对酶构象研究的影响,并指出,用未完全去除结合底物的酶研究酶在变性过程构象变化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Dvl(Dishevelled)是Wnt信号通路传递的核心分子,无论内源的还是过表达的Dvl在细胞体内都能因自聚而形成puncta.研究已报道,Dvl主要通过其DIX结构域上的三个作用区域来介导自聚:SiteⅠ、SiteⅡ和SiteⅢ,其中SiteⅠ和SiteⅡ还参与了Dvl-DIX与Ccd1-DIX的异聚.为了进一步得到Dvl2-DIX上SiteⅠ和SiteⅡ的直接三维结构,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的SiteⅢ突变体.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突变氨基酸确实参与了Dvl2-DIX的自聚,然后对这些SiteⅢ突变体蛋白成功地进行了纯化和结晶,最终得到3.1Å的Dvl2-DIX(G65A)晶体数据.分析表明该晶体存在片层位移现象,需对数据进行一定修正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结构分析.体外实验又证实了这些突变氨基酸不影响Dvl2-DIX与Ccd1-DIX的异聚,为了进一步研究Dvl2-DIX与Ccd1-DIX相互作用,我们对这些SiteⅢ突变体蛋白与Ccd1-DIX进行共结晶.最终获得Dvl2-DIX(G65A)与Ccd1-DIX复合物的初晶,利于进一步的晶体优化及数据收集.  相似文献   
3.
王冲  陈雷  王乐  吴嘉炜 《中国科学C辑》2009,39(5):485-491
Decapentaplegic(Dp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在果蝇(Drosophila)发育过程中起着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胚胎模式化等重要作用.Smad蛋白家族的成员能够特异性地介导TGF-β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Mother Against Dpp(Mad)是第一个发现的Smad蛋白,本研究解析了其MH2(mad homology2)结构域(Mad-MH2)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2.80,该结构和已知的哺乳动物Smad蛋白的MH2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未磷酸化的Mad-MH2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了同源三聚体,而且在溶液中表现出浓度依赖的寡聚趋势.结构分析显示,Mad-MH2同源三聚体的形成主要由C末端的SSVS序列介导;进一步体外生化实验表明,最后两个Ser残基的磷酸化可以大大增强Mad-MH2的聚合能力.有意思的是,一个不对称单位中的同源三聚体中,只有两个Mad-MH2分子的C末端具有稳定的空间构象;通过和R-Smad/Smad4异源三聚体结构的比较,本研究认为Mad-MH2同源三聚体中带有柔性SSVS末端序列的分子比较容易被Co-Smad替代,进而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异源三聚体.  相似文献   
4.
中华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中华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E.C.1.5.1.3.)催化反应的各个动力学常数,对其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脲溶液中酶与底物的解离常数Kd和表观米氏常数Km,结果表明酶与底物二氢叶酸(DHF)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结合能力相差很小,都随脲浓度增加而减弱,而且一种底物的结合会削弱酶与另一底物的结合能力。研究了DHFR在脲变性过程中活力和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脲可使稳态酶活力增强,此时酶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和CD谱变化很小;随脲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同时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位红移,荧光强度和椭圆率也明显下降,说明酶活力的变化先于酶分子整体构象的变化,酶活性部位位于比酶分子整体更易受变性剂影响的有限区域,而且酶分子这种相对的和一定限度内的柔性是其表现生物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