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9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自老年病区长期住院患者的5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产酶类型、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分离的标本以痰标本为主,占86.54%。5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最高,占76.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30.77%,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以上。产酶阳性率为82.69%,其中产其他水解酶的菌株最多,占63.46%。生物膜形成的检出率为5.77%。6株广泛耐药菌株共检出9种耐药基因。结果提示,从老年病区长期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严重。因此,医院感染控制应以呼吸重症监护室为重点,同时加强对生物膜阳性菌株所分布病区的耐药性监测和消毒隔离,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能感应外界O2浓度,并将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在有氧条件下促进毒力因子的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在厌氧条件下抑制毒力因子的表达,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另外,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调控生长代谢的途径也不一致。表皮葡萄球菌中也存在类似的双组分系统SrrAB,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具有较高同源性,但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在生长代谢及毒力调控方面的异同。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葡萄球菌SrrAB的调控机制,着重比较其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的调控差异,这对临床诊治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利用光敏剂与光源反应后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菌组分,进而致细菌死亡。其多靶位杀伤特性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方面有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MRSA菌株取自烧伤、急性咽炎、鼻窦炎和肺炎4类临床常见MRSA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敏剂、发光二极管光源,于体外检测ALA介导的PDT(ALA-PDT)对MRSA菌株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经5mmol/L ALA孵育1h后,给予360J/cm~2强光[(633±10)nm]照射1h,ALA-PDT对MRSA菌株具有1.80log_(10)cfu的有效杀伤作用。结果提示,在相同实验条件和参数下,ALA-PDT对上述4种疾病来源的MRSA菌株体外杀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5.
表皮葡萄球菌可在植入性医疗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多种抗生素耐受,而持留菌的形成是导致细菌生物膜耐药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中PhoU可影响持留菌的形成,与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及压力条件的耐受相关,但表皮葡萄球菌中PhoU的功能仍不清楚。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表皮葡萄球菌中存在2个phoU同源基因,其中serp0956位于pst操纵子中,命名为phoU1;另一个编码功能未知蛋白的phoU基因同源物(serp0316)命名为phoU2。前期研究显示,敲除phoU1并不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生物膜形成等生物学特性,为此本研究对PhoU2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hoU2基因在表皮葡萄球菌SE1457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水平,发现其在细菌生长不同时间点持续表达,其中对数期(6h)表达量相对较高。为进一步研究表皮葡萄球菌中PhoU2的表达情况,对PhoU2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用纯化的重组PhoU2蛋白免疫小鼠制备PhoU2多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hoU2在SE1457菌株不同生长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hoU2在细菌生长对数期和平台期均有表达。另外,在不同的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中均检测到PhoU2蛋白表达,表明PhoU2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以上研究提示,PhoU2可能作为PhoU的功能同源物发挥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表皮葡萄球菌PhoU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物膜和持留菌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