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按照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工作的要求,我院推进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在多渠道预约挂号、号源梳理、流程再造、便民措施方面重点展开工作,有效改善了既往门诊服务中“三长一短”的现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随访继续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均给予地屈孕酮首次剂量40 mg/次口服,之后改为30 mg/次,2次/d。按照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收集两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00例患者治疗有效245例(81.67%),治疗无效55例(18.3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产次、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率较小,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孕次(较多)、产次(较多)、流产次数(较多)、EMAb阳性是影响地屈孕酮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β-HCG(较高)、P(较高)、E2(较高)是影响地屈孕酮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P<0.05)。随访结果显示:继续妊娠的245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39.43±1.06)周,产妇结局:出现产后出血6例,产后胎盘粘连17例;新生儿结局:Apgar评分为(9.43±0.20)分,出现早产2例,畸形1例,永存右脐静脉1例。结论:年龄、孕产次数、流产次数、EMAb阳性、血清β-HCG、P、E2是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是否会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朱宇  冯迟  谭华荣  田宇清 《微生物学报》2013,53(10):1031-1042
摘要:【目的】构建用于阻遏链霉菌隐性次级代谢基因簇表达的负调控因子筛选的报告系统。【方法】通过“REDIRECT (Rapid Efficient Directed Recombination Time Saving)”技术结合链霉菌温和噬菌体BT1整合酶的体内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对链霉菌中多基因进行无痕敲除。以链霉菌隐性次级代谢基因簇中受阻遏的启动子驱动链霉菌中保守的inoA 构建报告质粒,针对阻遏次级代谢基因簇表达的负调控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以验证报告系统的可行性。【结果】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天蓝色链霉菌的肌醇从头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inoA,及合成黄色聚酮类隐性抗生素(yellow cryptic polyketide,yCPK)的途径特异性负调控基因scbR2依次进行了无痕敲除,以构建进一步筛选所用的受体菌,再以scbR2阻遏的cpkO启动子控制inoA 的表达构建了报告质粒pIJ8660::PcpkO::inoA。结果显示沉默的cpkO 启动子在突变的受体菌中被激活并使inoA得到了表达,可以使inoA的光秃型突变表型在不添加肌醇的培养基上恢复到产孢的野生型表型。【结论】inoA可以作为新的链霉菌普遍适用的报告基因,可方便地通过表型变化的观察进行筛选,同时可针对性对负调控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可应用于链霉菌隐性抗生素激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