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传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选择卵裂期胚胎进行移植,然而,多胎率高、成功率低始终困惑着生殖医学者,囊胚移植更符合生理过程,胚胎与子宫内膜更为同步性,因而可获得更高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且减少胚胎的移植数量,降低了多胎妊娠发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探索了3种玻璃化冷冻液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一解冻后体外发育的影响.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经3组玻璃化冷冻液(Ⅰ: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Ⅱ:20%EG+20%丙二醇(PROH);Ⅲ:20%EG+20%PROH+10%DMSO)毒性试验后,Ⅰ、Ⅱ和Ⅲ组体外受精的分裂率、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Ⅱ组8-细胞以后的发育潜力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3组玻璃化冷冻液对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效果.卵子解冻后进行体外受精后,Ⅰ、Ⅱ和Ⅲ组的发育潜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卵裂率明显高于Ⅰ组(24.8±4.6%vs12.7±1.5%,P<0.05).结果表明,3种冷冻玻璃化保护液均可用于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其中Ⅱ组处理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水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培养体系.取用来自本地屠宰场的中国沼泽型水牛卵巢,采用梳刮法回收腔前卵泡,以McCoys 5a作为基础培养液,分别用微孔板培养法、二维培养法、三维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方法对水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发育能力有显著差异.培养至10 d,三维培养法的卵泡存活率显著高于微孔板培养法和二维培养法的卵泡存活率(65.05% vs 33.08%,49.52%,P<0.05);二维培养法的卵泡成腔率为1.91%(2/105),三维培养法的卵泡成腔率为1.94%(2/103),而微孔培养法的卵泡未发现成腔;三维培养法的卵泡直径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微孔板培养法和二维培养法的卵泡直径增长(13.03±5.37 μm vs 7.53±2.26 μm,10.27±4.24 μm,P<0.05).由此可见,三维培养法是水牛腔前卵泡的有效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载体冻存小鼠卵母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以小鼠MII期卵母细胞为模型,以开放式玻璃微细管法(GMP)为对照组,比较两种玻璃化冷冻载体对小鼠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卵母细胞经冻融后,封闭式冷冻载体组和GMP组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没有明显差异(92.80%vs93.11%,49.80%vs51.67%,36.73%vs35.83%,12.65%vs14.17%%;P〉0.05)。结论封闭式冷冻载体能安全、有效的冷冻保存小鼠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6.
水牛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水牛腔前卵泡的有效分离方法 ,作者取用来自屠宰场 31头水牛的 6 1个卵巢 ,先用剪刀去掉髓质部 ,然后分别用梳刮法、剪碎法和显微分离法分离回收腔前卵泡。结果发现 ,使用梳刮法时 ,平均每个水牛卵巢回收所得的腔前卵泡数 (15 2 35± 4 4 81)明显高于剪碎法 (32 6 2± 14 81)和显微分离法 (8 95± 3 4 4 ) ,且其平均每个卵巢的处理时间 (39 0 5± 4 2 7min)明显少于剪碎法 (4 6 4 3± 4 15min)和显微分离法 (4 4 5 5± 7 82min)。梳刮法分离所得的腔前卵泡中 ,以原始卵泡最多 (占 4 1 2 5 % ) ,其次为初级卵泡 (占 38 79% ) ,而次级卵泡最少 (仅占 19 95 % )。用梳刮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在体外培养 72h后 ,存活率为 5 6 38% ,与剪碎法(4 8 91% )及显微分离法 (5 9 34% )没有显著差异。用梳刮法处理 10头黄牛的 2 0个卵巢 ,平均每个卵巢可分离获得 1195 2 0± 6 85 0 0个腔前卵泡 ,明显多于水牛的 15 2 35± 4 4 81个腔前卵泡。由此可见 ,梳刮法是水牛腔前卵泡的有效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