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肢体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将导致肌肉损伤,刺激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的成肌分化,从而完成损伤修复,而肌源性miRNAs参与其中。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来源于植物多酚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原花青素对缺血肌肉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研究原花青素对小鼠后肢缺血肌肉的作用,探讨miR 133b在其中的表达及作用。雄性C57/BL6小鼠经左后肢缺血后随机分为:对照组(H2O)、低浓度PC(low dose PC,LDPC)组(1 mg/kg)和高浓度PC(high dose PC,HDPC)组(20 mg/kg)。对缺血肢体运动功能评分:7 d时,对照组为1.33±0.14,LDPC组为1.50±0.15,HDPC组为2.08±0.23;14 d时,对照组为2.17±0.31,LDPC组为2.00±0.37,HDPC组为3.83±0.17。说明高浓度PC可促进缺血肢体运动功能恢复(P<0.05)。测定各组的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含量,在7 d时:血浆中,对照组为32.85±7.61 nmol/μL,LDPC组为35.90±7.45 nmol/μL,HDPC组为10.46±2.49 nmol/μL;缺血肌肉中,对照组为39.75±7.61 nmol/μg,LDPC组为28.75±7.05 nmol/μg,HDPC组为15.80±3.63 nmol/μg。表明高浓度PC可有效降低后肢缺血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再生肌纤维比例(7 d,53.88%±8.13%;21 d,39.30%±0.37%)均明显高于(P<0.05)对照组(7 d,10.61%±3.00%;21 d,22.61%±3.16%)和低浓度组(7 d,14.57%±2.94%;21 d,18.74%±4.73%)。RT-qPCR检测缺血肌肉中miR-133b-3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的miR-133b-3p表达上调(3.26倍,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PP2CA、PPP2CB和MKP-1可能是miR-133b-3p的靶基因。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PCNA、MyoD和ERK2表达升高,而p-ERK2表达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高浓度原花青素可降低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缺血肌肉再生,而miR-133b-3p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获得稳定产纳豆激酶菌株,为高酶活纳豆激酶产生菌的改造奠定基础.取各来源纳豆,用平板梯度稀释法分离菌株,测定菌株酶活,利用16S rDNA鉴定产酶菌株,凝胶过滤法纯化纳豆激酶并SDS-PAGE检测分析.成功获得稳定产酶芽胞杆菌Bacillus sp.ZLK08,16S rDNA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率达到99%,液体发酵表明酶活达到2.5 FU/mL,经纯化,SDS-PAGE表明纳豆激酶分子量为28.46 ku.分离出的Bacillus sp.ZLK08菌株能稳定产纳豆激酶且具有较高酶活.  相似文献   
3.
研究桑枝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以桑枝(Tang10)为材料,以桑枝总黄酮得率为考察目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桑枝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运用DPS软件对最佳工艺进行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试验范围内各因子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作用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80℃,提取时间3.5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部。因此,所建立数学回归模型在试验范围内能较准确的预测桑枝总黄酮的提取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吻合,证明最佳工艺条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三聚氰胺对孕鼠和胎鼠毒性作用,将40只SD孕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Ⅰ)、中剂量组(Ⅱ)、低剂量组(Ⅲ)及空白对照组(Ⅳ),共4组,于妊娠第6~19天,分别经口灌服800 mg/kg·d、200 mg/kg·d、20 mg/kg·d和0 mg/kg·d三聚氰胺混悬液。染毒期间,观察孕鼠中毒表现,以及不同妊娠时间体重变化;于妊娠第20天处死母鼠,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酸,胎鼠及胎盘重量等指标;观察母鼠和胎儿肾脏、胎盘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在染毒期,Ⅰ、Ⅱ组母鼠出现精神差等症状;与Ⅳ组相比,Ⅰ、Ⅱ组母鼠、胎鼠和胎盘重量,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Ⅰ、Ⅱ组母鼠、胎鼠肾脏以及胎盘有明显病理变化;但3个剂量水平的三聚氰胺对胚胎的存活无影响,也不产生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5.
藜麦因其高营养、高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我国许多地区早已开始了藜麦的规模化种植,但由于我国藜麦产业起步晚、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加工应用的相对不足,造成藜麦产品在消费市场中仍相对空缺。为提高公众对藜麦的认识,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其加工水平,对藜麦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加工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简要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藜麦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源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大熊猫肠道分离的88株大肠杆菌、3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BC、CTPC、CTAB及DDA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进行测定,并扩增了消毒剂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MIC值为:BC的MIC值介于8~128 mg/L;CTPC的MIC值在32~256 mg/L之间;CTAB的MIC值为64~512 mg/L;DDAC的MIC值介于8~128 mg/L。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耐药情况为:BC的MIC值介于16~512 mg/L;CTPC的MIC值在64~256 mg/L之间;CTAB的MIC值介于128~512 mg/L;DDAC的MIC值介于8~64 mg/L。可见,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MIC值要大于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MIC值。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染色体型耐药基因扩增率为68.18%~98.86%,最高为sug E(98.86%),emr E最低(68.18%),没有检测出qac E、qac F、qac G,检出率最高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耐药基因为qac EΔ1(19.31%)。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染色体型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3.64%~28.41%,ydg E最高(28.14%),emr E检出率最低(13.64%),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耐药基因sug E(p)检出率最高(6.82%),qac EΔ1、qac F、qac G基因未检出。测定大熊猫源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对圈养大熊猫消毒剂的规范使用,防控大熊猫细菌性疾病以及细菌对消毒剂耐药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降血脂药血脂康为阳性对照,对高脂血症大鼠进行降血脂试验,研究了桑枝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和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功能,能预防动脉硬化,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对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本研究从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提取纯化其外泌体。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脂肪干细胞外泌体组和TGF-β阻断剂组。CCK8检测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及TGF-β阻断剂对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活力;流式检测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及TGF-β阻断剂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及TGF-β阻断剂对子宫内膜癌细胞Smad2、p-smad2、Bcl2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CCK8结果显示,脂肪干细胞外泌体能够显著增强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的增殖能力,TGF-β阻断剂能够显著抑制外泌体对子宫内膜癌的增殖促进作用,流式检测结果显示脂肪干细胞外泌体能够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的凋亡,TGF-β阻断剂能够显著抑制外泌体对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脂肪干细胞外泌体能够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p-smad2、Bcl2和TGF-β蛋白表达。初步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外泌体通过促进TGF-β/smad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HEC-251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