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鸡胚内抗氧化物质的分布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基本的防御功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鸡胚内抗氧化物质的形成与来源等研究成果,分析了鸡胚孵育过程中维生素(A、C、E)、类胡萝卜素、硒、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主要抗氧化物质的分布与变化,及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形成,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凤尾蕨属44个分类群进行孢粉学与叶表皮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属的水平,该属的孢子形态稳定。根据赤道环的有无和脊类纹饰的情况,该属可划分成6种类型。但这与该属的孢子体形态不相关。在属和种的水平,该属的气孔器类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部分种类以极细胞型和腋下细胞型为主。气孔器密度、面积、长宽比这3个定量特征在属和种的水平上稳定性都较差,因此不具有分类学价值。基本气孔器类型在种间重复性较高,可作为该属稳定的形态特征之一,在属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但不宜作为该属属下的分类学依据。综合两方面的数据,对部分疑似种进行初步的分类学处理,并探讨了易混淆种的分类学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与患者药物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植入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2年10月间有DES植入史并再次入院接受冠脉造影的92例患者(平均年龄65.22±9.73岁)的血液学检查、既往冠脉造影结果及再次冠脉造影结果。根据DES植入前的NLR的四分位点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3组:最低三分位组(n=31,0.91-1.83),中间三分位(n=30,1.87—2.63),最高三分位(n=31,2.66—4.67),比较3组间ISR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再狭窄发生在最低NLR三分位的有3例(9.68%),发生在中间NLR三分位组的有2例(6.67%),而有4例(12.90%)发生在NLR最高三分位组(P=0.714),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因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而植入药物支架的患者,其术前NLR同支架术后IS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NLR不能作为DES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长海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老年患者共计317例,根据CIN评分分成CIN评分低分组(4-10分)、CIN评分中分组(11-16分)、CIN评分高分组(≥16分),分析比较不同CIN评分组患者的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17例冠心病PCI患者中,14例发生CIN(4.4%),CIN评分高分组比例最高(4例,11.8%,P=0.042)。单因素分析表明,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术前肌钙蛋白、术前总胆固醇、急性心肌梗死、Syntax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为独立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风险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37-7.78,P0.05),术前GFR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01-1.07P0.05),两者均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s,MB)在活细胞内及在体水平对内源性m RNA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合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 GFP)的MB,模拟体内条件,分别从MB的稳定性、与目标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并通过在活细胞和斑马鱼胚胎内的应用来观察其对内外源性m RNA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MB在37℃条件下在体外48小时内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未见降解,熔解曲线结果显示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只有在靶序列存在的条件下MB的信号强度显著增强,MB的信号强度与靶基因浓度呈正相关并能基本稳定存在;经e GFP和靶向e GFP的MB共转染的293T细胞能看到荧光表达,靶向e GFP的MB可特异性结合细胞内e GFP的m RNA;在单细胞期斑马鱼胚胎内共注射MB以及目标单链后能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结果表明分子信标可用于活细胞内内源性m 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为miRNA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0)。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芯片结果显示15个miRNA在心梗4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miR-328和miR-499)表达上调,4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