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1.
在大鼠晶状体器官培养的条件下,运用单细胞电泳法(SCG),对远在晶状体混浊之前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了有关TNT致其DNA损伤(SSB)与修复的初步观察。提示DNA损伤也是体外TNT性白内障中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SB),并持续存在于发病全程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在注射STZ后12h再腹腔注射3.48mg/kg体重,1.74mg/kg体重小檗胺后,一周后才出现有显著意义的SSB.3.48mg/kg体重组在5周后白内障形成率明显低于STZ组的同时,SSB也恢复到对照水平,而1.74mg/kg体重组第7周才恢复到对照水平.提示抗氧化药物小檗胺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在体外对αA及β23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αA基因的转录下降;而当亚硒酸钠浓度升至5×10-5 mol/L时,αA基因的转录又呈反跳性回升;提示αA晶体蛋白在晶体细胞内,至少应答于高浓度的硒,可能作为一种应激蛋白表达.而随着硒浓度的增加,β23基因的转录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双相变化;提示一定浓度的硒可能借某种机制影响或改变晶体上皮细胞的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亚硒酸钠(Na2SeO3)在体外作用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ells)而造成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SB),并对其DNA损伤、修复动力学做了初步研究.发现SSB严重程度与亚硒酸钠的浓度呈线性相关,其SSB重接修复约在30~60min内完成.还作了有关非程序DNA合成(UDS)的检测,发现与SSB相比,UDS发生迟且持续时间更长,提示Na2SeO3可能在体外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除造成SSB以外,还可能造成其它种类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5.
在体外观察了亚硒酸钠(Na_2SeO_3)作用于大鼠晶体上皮细胞(RLEcells)而引起其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改变,对不同浓度的硒在体外对αA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αA基因的转录下降;而当亚硒酸钠浓度升至5×10(-5)mo1/L时,αA基因的转录又呈反跳性回升。提示硒在致障过程中对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同时αA晶体蛋白在晶体细胞内,至少应答于高浓度的硒,可能作为一种应激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亚硒酸钠对大鼠晶体上皮细胞αA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观察了亚硒酸钠(Na2SeO3)作用于大鼠晶体上皮细胞(RLEcells)而引起其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改变,对不同浓度的硒在体外对αA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αA基因的转录下降;而当亚硒酸钠浓度升至5×10^-5mol/L时,αA基因的转录又呈反跳性回升,提示硒在致障过程中对晶体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同时αA晶体蛋白在晶体细胞内,至少应  相似文献   
7.
亚硒酸钠诱发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及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亚硒酸钠(Na2SeO3)在体外作用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RLE cells)而造成的DNA单链断裂(SSB),并对其DNA损伤、修复动力学做了初步研究。发现SSB严重程度与亚硒酸钠的浓度呈线性相关,其SSB重接修复约在30 ̄60min内完成,还作了有关非程序DNA合居(UDS)的检测,发现与SSB相比,UDS发生迟且持续时间更长,提示Na2SeO3可能在体外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除造成SSB  相似文献   
8.
在大鼠晶状体器官培养的条件下,运用单细胞电泳法(SCG),对远在晶状体混浊之前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了有关TNT致其DNA损伤(SSB)与修复的初步观察,提示DNA损伤也是体外TNT性白内障中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