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槐植物成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树是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japonica L,别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等。槐角是槐树的果实,一般称槐豆是指其果仁,或称种子。槐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其果实、花、叶、枝、树皮、根白皮及槐胶均供药用,民间有被用作治肠炎出血、痔疮出血、血痢、崩漏、高血压病等。槐树产于世界各地,但品种各异。如有云南槐树(S.mollis)、甘肃槐树(S.pachycarpa)、岭南槐树(S.tomentosa L)、闽槐树(S.franchetiana)等三十余种。其化学成分虽不完全  相似文献   
2.
从马兜铃属植物寻骨风(Aristolochia mollisstma Hance)的茎叶中分离得10种结晶性成份。经鉴定为:马兜铃酸 A、香草酸、马兜铃酸 D、马兜铃内酰胺、6-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棕榈酮、三十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和硬脂酸。动物试验表明,马兜铃酸 A 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物是人类赖依生存的基本条件,蛋白食物尤为重要,但是蛋白食物的缺乏已是威胁人类的四大危机之一。生物学家在寻找食物时,从藻类世界发现螺旋藻可作为食品。七十年代以来,科学家对螺旋藻的繁殖、特性、毒理、化学成分及食物制品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作了大量工作,认为它作为人类蛋白食品和营养食品是极有希望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4.
变色马兜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变色马兜铃块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分中分得一个倍半萜内酯(B_2),分子式C_(15)H_(20)O_2,熔点94—95℃,[α]_D~(36)-49°(C=1.8,EtOH)。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测定了结构,并证明它与异马兜铃内酯(isoaristolactone)为同一化合物,从而使异马兜铃内酯的结构得以明确。B_2系首次从植物中分到。另从石油醚不溶部分中分得12个成分(D_1—D_3,D_(4f),D_(4y),D,—D_(10)和 C_2)。其中7个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D_1)、去硝基马兜铃酸(D_3)、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D_(4f))、6-甲氧基马兜铃酸甲酯(D_(4y))、马兜铃酸A(D_5)、β-谷甾醇-D-葡萄糖甙(D_(10))和尿囊素(C_2)。D_(4f)亦系首次从植物中分到。动物试验表明,D_1、D_3和 D,均有明显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