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了阐明羊族物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并解决岩羊属中矮岩羊物种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测定了来自金沙江河谷地区栖息于林线以上岩羊和林线以下矮岩羊共226 份粪便DNA 样品的线粒体Cyt b 基因全序列(1 140 bp)和核基因ZFY 部分序列(612 bp),结合从GenBank 中检索到的羊族物种同源DNA 序列进行比较,利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根据获得的拓扑结构初步探讨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绵羊属的绵羊与山羊属、塔尔羊属、岩羊属各物种亲缘关系最远,喜马拉雅塔尔羊和岩羊属、山羊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在进化树的岩羊属这一分支中,金沙江河谷地带岩羊和矮岩羊与内蒙古、青海、四川其它地理种群的岩羊聚为一支,同时分布在这一区域的部分岩羊和矮岩羊在Cyt b 基因和ZFY 基因单倍型上存在共享现象。历史上的气候事件可能造成金沙江河谷地带岩羊和矮岩羊种群之间相互迁移,偏雄性扩散促进了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因此不支持矮岩羊为独立的物种,建议将金沙江河谷地带的岩羊和矮岩羊都划分到岩羊四川亚种(Pseudois nayaur szechuanensis)。由于它们的形态和生态上存在一定的分化,建议将林线以下矮岩羊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两组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ROS、T-AOC、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ROS、T-AOC、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AO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RO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ROS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分别测得了4个斯氏鼢鼠、3个高原鼢鼠、2个秦岭鼢鼠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12SrRNA基因的全序列,结合下载自Gen Bank中的鼢鼠序列,利用MEG A4.0,PH YLIP 3.57c软件包和Mrbayes 3.1.2软件以中华竹鼠做外群分别重建鼢鼠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比较了采自3个地区的斯氏鼢鼠、高原鼢鼠和秦岭鼢鼠的头骨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支持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且与秦岭鼢鼠和高原鼢鼠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人钠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2(hSDCT2)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 hSDCT2 .IPTG诱导其表达后 ,采用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hSDCT2重组融合蛋白 .以此为免疫原免疫兔制备GST hSDCT2融合蛋白抗体 .多组织Northern印迹法结果显示 ,3 6kb的hSDCT2基因转录产物 ,在心、骨骼肌、胸腺、小肠、肺和外周血白细胞等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在脑、结肠、脾、肝和胎盘中仅有少量表达 ,但在肾脏中大量表达 ;并且在肾脏和脾脏中还存在着另一种约 4 3kb的转录产物 .Western印迹法证实 ,hSDCT2蛋白以类似方式于上述组织表达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发现 ,与分布于近端肾小管刷状缘的hSDCT1不同 ,hSDCT2主要分布于近端肾小管的基底膜侧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人钠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 2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