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分离抗环瓜氨酸化抗体(ACPAs),观察ACPA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ACPAs影响RA病情发展的可能机制。利用亲和层析从RA患者血清中分离ACPAs,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及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方法观察ACPA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和层析可很好地从血清中分离ACPA。ACPAs(40 000 IU/L)可促进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等炎性因子的表达。SiRNA转染实验证实:ACPAs通过促进AKT蛋白磷酸化,诱导TNFα、IL-6、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自组装肽水凝胶是一类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作用力来形成内部高度有序结构的多肽分子凝胶.自组装多肽凝胶具有易于设计合成、低免疫原性、低炎症反应、良好组织相容性、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为各种细胞提供近似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增殖、分化、黏附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因此,自组装肽水凝...  相似文献   
3.
菊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菊花分子育种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导入外源基因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菊花的株型、花色,提高抗虫性、抗病性,增强对寒冷、干旱、盐碱的耐性。近年来,选用不同类型的启动子构建新型载体的研究也为改善菊花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这些都预示着菊花分子育种的研究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对性引诱剂监测桔小实蝇雄成虫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添加方式、监测点位置以及监测区域环境对应用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监测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雄成虫动态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期分批、多次添加性引诱剂的方式监测桔小实蝇雄成虫动态,可消除因监测区域内所有诱瓶同一时间添加性引诱剂而造成的浓度突变所引起的成虫出现干扰性高峰,获得更准确的虫情监测结果;监测点的设置位置明显影响监测结果,监测点应包括果园内和果园外;选择较大且环境复杂的区域作为监测点可获得更明确的年发生动态规律。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性引诱剂监测桔小实蝇雄成虫动态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是基于生物化学手段的一种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新技术,它具有对细胞生理活性没有特殊的要求,对样品保存时间也要求不高等优点,由样品中所有微生物提供信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PLFA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功能及其变化,指示特定微生物以及营养状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对NH4+-N、NO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在处理负荷为30 L.d-1,水力停留时间为4.8 d时,该工艺对NH4+-N、NO3--N、TN和TP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2%、79%和81%。对3种含氮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可以根据运行时间分为两阶段,在两阶段中,对NH4+-N、NO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和99%,35%和98%,71%和98%。对TP的去除效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则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细菌细胞间通讯的群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中的细菌大多数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方式增强了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病原菌的致病性。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菌群感效应(quorum—sensing)是调控生物膜形成和其它生物学功能的机制。细菌能够分泌特定的信号分子并感应它的浓度,当信号分子浓度达到阈值时,细菌就能够引发包括致病基因在内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生物膜的形成是病原菌致病性和其它要求一定细胞密度才能产生功能的基础,所以细菌群感效应的发现为防止病原菌的毒害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表面带有功能基团的水溶性量子点可与抗体偶联,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多种生物学研究。根据量子点表面所修饰的物质不同,偶联方法可分为共价偶联与非公价偶联两大类。本研究主要对量子点与抗体的偶联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细菌群感效应的猝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枝花  于鑫  余萍  魏谷  郑正 《生命的化学》2005,25(6):463-466
细菌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细菌种间和种内信息交流调控机制.研究证明,细菌群感效应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某些人体、植物病原菌的发病机制有关,目前它已成为医学、生物工程、农业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控制生物膜形成和病原菌致病性的新方法.该文介绍目前已有的细菌群感效应的抑制方法(即细菌群感猝灭,quorum quenching),主要包括降低R蛋白活性、抑制信号分子合成,以及降解信号分子等.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ationtransferases,DNMTs)是哺乳动物建立与维持基因甲基化的酶类家族,参与基因表达和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其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 Alpha,DNMT3A)是机体重要DNMTs之一,DNMT3A突变或异常表达所诱导的基因甲基化引起机体相关因子活性失调进而诱发疾病发生,DNMT3A介导的基因甲基化与人类常见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密切相关。本篇综述从人类常见病毒感染宿主的角度出发,对DNMT3A在促进病毒感染与诱发疾病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究以DNMT3A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靶点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