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69篇
  1974年   3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 XAD-4憎水性吸附树脂采集墨红头香,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和 GC/MS/DS 联用方法鉴定头香的化学成份。共分离鉴定或初步鉴定了45种组份,其中含量较大的有乙酸芳樟酯(14.98%),柠檬烯(12.07%),甲基苯甲醚(9.88%),香茅醇(4.82%),乙酸巳酯(3.98%),β-石竹烯(4.55%),芳樟醇(3.18%),正巳醇(3.17%)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11种抗生素药物纸片法,对1981年至1983年从我国分离出的295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证实这些菌株对红霉素和头孢霉素Ⅱ最敏感,达99%以上,其次是氯霉素、庆大霉素和青霉素,而对新霉素、金霉素和卡那霉素最不敏感,耐药菌株达96%以上。不同地区,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对青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不同。四川省、上海市及云南省的菌株对青霉素都敏感,没有耐药菌株,而安徽省和沈阳市的菌株耐青霉素者63%以上。从胸水和腹水中分离出的菌株对这三种抗生素耐药者较多,其次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的菌  相似文献   
3.
用0.1ppm的1—异烟酰—4-(4′-氯代苯基)—氨基硫脲(以下用A代表)喷施3—4叶期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并导致黄瓜增产。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经0.1ppm A处理后,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a+b)增加约50%,叶绿素a/b比值降低约30%,叶黄素含量增加近2倍,光合磷酸化活性增强。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增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相似文献   
6.
致癌的甲基异戊基亚硝胺和亚硝基哌啶的前体物——甲基异戊胺和哌啶可由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食物中常见的真菌(串珠镰刀菌和圆弧青霉)利用异戊胺和异丁胺来合成。本文报道这项实验结果,并对真菌在致癌物亚硝胺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一、概况 一九八四年十月,我所应日本国东京都LST株式会社佐藤善一先生邀请,组织以王成(?)(所长)为组长,董树林(副所长)为副组长,程夷、吴祥林为组员的赴日考察组,前往日本对生物制品有关专业(重点是百日咳组分菌苗)和实验动物设施进行了为期十七天的考察。 在日期间,我们先后考察了十二个单位,其中有关生物制品的有:北里研究所、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NIH),千叶县血清研究所、神奈川县卫生研究所、卫材(EISAI)筑波研究听等五个单位;有关实验动物的有:田边制药株式会社东京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改良Forrah法对自来水厂原水和出厂水中病毒进行检测的结果。从不同季节原木中,均检测到病毒,含量在4—50pfu/10升,病毒种类以肠道病毒为主,其中尤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多,温度敏感试验提示主要为非强毒株,有三株可能为强毒株。出厂水40升中未找到病毒,基本符合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饮用水的病毒学标准,10升水中无病毒。  相似文献   
9.
四川棉铃虫的滞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以滞育蛹越冬。为了了解自然条件下的滞育进度和影响滞育的因素,1977—1982年连续作了自然条件下滞育进度的观察,1981和1982年作了一些控制条件下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0.
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广布种,在我国见于长江流域以及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区。喜欢生活在住宅附近以及地下室、菜园和花园等较暗湿的环境。一般昼栖夜出,危害蔬菜、瓜果、花生的叶和幼苗,为一种农业害虫。也常爬进厨房取食饭菜或食屑,污染食物、器皿、用具等,为人们所厌恶。它也是家畜、家禽等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我们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