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新疆特殊生境罗布泊及温宿峡谷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端的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及较少的人为活动影响,促成了其独特的微生物优质资源。【目的】为探索添加抗生素对微生物选择性分离培养的作用,优化改良新疆特殊生境微生物选择性分离培养,以减少对菌株的重复分离,还可以选择性培养更多耐受此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发现更多生物活性产物。【方法】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基础,添加不同浓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安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平(rifampicin)、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norfloxacin)、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streptomycin),分离新疆特殊生境罗布泊及温宿峡谷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添加诺氟沙星分离获得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其次是卡那霉素和阿莫西林,再次是利福平和氯霉素。所选用的大多抗生素在1/10 MIC和1/15 MIC浓度时分离效果最好。罗布泊土样共分离到19株菌,分布在8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6株、链霉菌属5株、类芽孢杆菌属3株、根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共60例,将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健康实验成员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记录,有效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结果:(1)研究组的模仿和回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的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Complex figure test,CFT)测验结果异常比例为43.3%(26/60),对照组为20.0%(6/30),两组认知功能障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简易智能量表测验(Mini-menta state examination,MMSE)、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ymbol Digit Modality Test,SDMT)和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右楔前叶、左后扣带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急性酒精患者由于乙醇代谢产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着不利影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检测可以促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更好显示出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该病诊断价值较为显著。过量摄入酒精容易造成默认网络关键脑区损害问题突出,使得人体大脑基本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从担子菌伯氏圆孢多孔菌(Bondarzewia berkeleyi)发酵液中分离得4个苯并呋喃类化合物(1 ~4) ,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 (S)-2-(3′-hydroxyisoprop-1′-enyl )-2 ,3-dihydro-benzofuran-5-carbaldehyde (1)。这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圆孢地花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砂地柏中6种萜烯类化合物分离鉴定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研究砂地柏杀虫化学成分特征,采用活性示踪法,从砂地柏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6种萜烯类化合物:4-表-松香醛(1)、7,13-松香二烯-3-酮(2)、4-表-松香醇(3)、日本扁柏酮(4)、β-谷甾醇(5)和豆甾醇(6),其中日本扁柏酮是从砂地柏中首次分离得到.以砂地柏中另2种主要杀虫活性成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为对照品,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和浸叶法分别测试了上述化合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拒食活性和对菜青虫(Pieris rapae)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活性高于本研究得到的6种化合物,其中4种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高于2种甾醇三萜类化合物;4种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差异较大,其中4-表-松香醇和7,13-松香二烯-3-酮对粘虫幼虫的拒食活性较高,其48 h AFC50分别为2.92和3.02mg·mL-1,7,13-松香二烯-3-酮对菜青虫毒杀活性较高,其48h LC50为3.40mg·mL-1.所得到的4-表-松香醇和日本扁柏酮2种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法收集棉花根系分泌物,在耕作1年的土壤中添加棉花根系分泌物,培养10 d后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1)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极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K和速效P含量4.31%~15.03%和5.99%~24.31%(P<0.01);高浓度分泌物处理下速效N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11.39%(P<0.05),其它处理影响不显著;各浓度分泌物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2)各浓度棉花根系分泌物均使土壤中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随分泌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低浓度分泌物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所有浓度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3)中、高浓度的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低浓度的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真菌的数量,而不同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研究表明,棉花根系分泌物可通过促进土壤细菌及土壤真菌的繁殖来增强土壤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提高土壤速效P、速效K及速效N含量,从而对棉花根际微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藁本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点滴法、三角瓶熏蒸法和小叶碟添加法测定了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的触杀、熏蒸和拒食活性,同时也测定了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蛹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并对其致毒症状、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冷浸提取物对粘虫毒杀活性较高;其丙酮提取物对粘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触杀及熏蒸活性,24h触杀LD50分别为0.062 3mg干样/头和0.150 2mg干样/头;12h熏蒸LC530分别为24.3422 mg干样/L和10.601 5mg干样/L;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蛹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ID50为6.5157mg干样/头;粘虫中毒后先后表现出兴奋、痉挛、麻痹等症状,最后死亡;对黄粉虫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类似于保幼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7.
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几种代谢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氧鬼臼毒素是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中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为探讨其作用机理,以叶碟饲喂法处理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4龄幼虫,测定了饲喂处理12h、24 h、36 h、48 h和72 h后试虫的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羧酸酯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对酸性磷酸酯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对碱性磷酸酯酶的影响较为复杂,表现为先抑制,后有所恢复,再被抑制的变化过程;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处理12 h后活性变化不明显,24 h后被抑制,36 h后逐渐激活,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O-脱甲基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EXCEL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岗  张静  李广泽  冯俊涛  何军  张兴 《昆虫知识》2006,43(1):126-129
根据方差分析原理,利用EXCEL编制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程序。用户只需输入试验的原始数据,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药剂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结果及药剂间的多重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农药马拉硫磷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ioria manilensis(Meyen)消化系统的影响,文中以喂食形式给药,不同喂食时间点蝗虫处死后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并观察蝗虫消化系统不同部位形态学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东亚飞蝗嗉囊、前胃、胃盲囊、中肠、回肠、结肠、直肠等各消化道部位均能造成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包括内膜完整性被破坏、上皮细胞死亡、纵肌、环肌、结缔组织等病变和坏死等,且呈时间依赖性。故马拉硫磷的作用可以影响到东亚飞蝗对食物贮存、研磨、消化、养分吸收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导致蝗虫的死亡。本文研究结果对蝗虫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砂地柏种子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种子油是该植物主要的杀虫、杀菌活性组分。通过对砂地柏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7000psi,萃取温度65℃,CO2流量为40mL/g;限流管温度80℃,用石油醚(沸程60-90℃)接受。初步认为SC-CO2萃取砂地柏种子油优于常规提取方法。同时对该技术工业化应用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