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用香椿良种选育性状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菜用香棒16个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从形态、颜色、香气、抗病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判,筛选出了接近选育目标的5个菜用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以84个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种质为材料,对其2个生长性状和18个叶部性状(包含6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香椿6个叶部质量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呈现出多态化特点,单一性状的主要表型多为1~2个。苗高、地径及叶部表型等14个数量性状在种质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除地径外,其他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均大于环境方差分量,表明此类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参试的1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20.35%,平均遗传变异系数为16.36%;综合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叶柄长度较其他性状变异大,而叶片夹角稳定性最高,各数量性状(除地径外)遗传变异系数与表型变异系数之差小于7%。香椿种质各性状间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1.892~2.069),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基础。聚类分析可将84个香椿种质分为5类,类群Ⅰ表现为生长旺盛、小比叶重型;类群Ⅱ生长较快、叶片较大;类群Ⅲ种质数量最多,属生长缓慢、大比叶重型;类群Ⅳ特征为大叶片、多叶型;类群Ⅴ为小叶片、稀叶型。研究结果表明参试香椿种质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高,能为良种选育、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n-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Toona sinensis,NBAE)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注射造模,成功后分为DN组、DN+NBAE干预组,另设对照组。8周后取血测生化指标,取肾脏行HE和PAS染色,并行免疫组化检测MCP-1、ICAM-1、磷酸化p65的表达。以高糖(HG)、HG+NBAE、HG+NF-κB阻断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DN组大鼠相比,DN+NBAE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肾脏损伤减轻,相关蛋白表达均减少。细胞水平,NBAE明显降低MCP-1、ICAM-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指标改变情况与PDTC处理组类似。这表明NBAE明显改善DN肾小球内皮细胞的炎症,推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及MTT法(MTT assay)对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的果实香椿子的石油醚提取物组成成分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从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的甲酯化与非甲酯化样品中共检测出108种成分,这些成分类型以萜类、烃类以及有机酸为主,从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67种,非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65种,24种为两个样品中的共有成分。在这些成分中,γ-谷甾醇、豆甾-4-烯-3-酮、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均在8.0%以上。提取物对HepG2、THP-1、Hela、MCF-7均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THP-1细胞在最大考察浓度的抑制率为(60.64±1.37)%。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2种珍贵速生树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培养液,研究了在0.1%、0.2%、0.4%和0.6%NaCl胁迫条件下,毛红椿〔Toona ciliata Roem. var. pubescens(Franch.)Hand.-Mazz.〕和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ex D.Don)K.Koch〕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树种的种子萌发率和简化苗木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在0.1%、0.2%、0.4%和0.6%NaCl胁迫条件下,毛红椿和水松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分别为89.3%、87.3%、62.7%、32.0%和26.0%、16.7%、6.0%、3.3%,简化苗木活力指数分别为1.39~0.08和1.52~0.07,且毛红椿的种子萌发率和简化苗木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水松。萌发恢复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处理后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判定毛红椿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微卫星DNA分离及SS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以江西宜丰种源毛红椿为材料,成功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改良的链亲和素磁珠法亲和捕捉出毛红椿基因组微卫星DNA片断,并构建了富含微卫星的基因组文库。从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随机挑选了63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其中50个单克隆成功测序,含有微卫星的单克隆有18个,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并合成SSR引物18对。利用所合成的引物优化SSR反应体系,对影响SSR反应的各个因子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模板DNA浓度最适浓度为30ng;dNTP的最适浓度为0.3mmol·L-1;0.3μmol·L-1是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最合适浓度。建立了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的SSR反应体系,为下一步进行毛红椿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红椿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红椿种子无菌苗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适宜的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2/3MS+6-BA 0.5 mg·L-1+NAA 0.2 mg·L-1+GA3 1.0 mg·L-1,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按1∶1∶1混合作为基质,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8.
香椿不同种源和优良单株的种子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13个省份14个产地香椿(Toona sinensisRoem.)种子的播种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发现14个种源香椿种子的长度(6.07~8.22 mm)、宽度(3.68~4.65 mm)、千粒重(7.86~15.37 g)和发芽率(36.00%~96.00%)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单株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播种品质与场圃发芽率较好的种源为河北邢台、江西崇义、江西九连山和湖南洞口;江西九连山种源的5个单株中,种子品质最好的为5号单株。各种源香椿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为12.514~97.150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0.048~0.084 mg.g-1,淀粉含量为0.576%~1.41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545~3.226 mg.g-1,粗脂肪含量为26.407%~38.158%,表明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营养成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毛红椿天然林种子雨、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11年,调查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的种子雨、种子库及林下幼苗数量.结果表明:在毛红椿天然林,种子雨散布时间为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2010年不同样地的种子雨强度为虾公塘气象观测站(320.3±23.5粒·m-2)>虾公塘保护站(284.7±24.2粒·m-2)>大丘田保护站(251.6±24.7粒·m-2),分别以222.0、34.3和22.6粒·m-2完好种子供土壤萌发更新;毛红椿种子储量取决于结实量、鸟类取食和种子活力等因素,鸟类取食是其种子储量大幅下降的首要因素;由于种子不耐储藏以及大量腐烂,种子有效贮藏期不足1个月.12月天然林种子库平均萌发数≤2株·m-2,次年1月土壤种子库种子量最少,为6.7~11.8粒·m-2,平均仅萌发0.4~0.6株·m-2,与林下实生幼苗分布极少相吻合.毛红椿种子雨储备、种子库种子活力保存及幼苗建成等因素影响其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0.
Liu J  Yang SP  Su ZS  Lin BD  Wu Y  Yue JM 《Phytochemistry》2011,72(17):2189-2196
Ten limonoids, toonacilianins A-J, and two norlimonoids, toonacilianins K and L, 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Toona ciliata var. henryi (Meliacea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wo compounds showed strong cytotox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