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丽江百合鳞茎细胞内贮藏物质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丽江百合(Lilium lijiangenese L.J.Peng,sp nov.)引种栽培三年。鳞茎体积增大,中部鳞片细胞由平均12层增加到21层。细胞体积由平均86.5×79微米增加到97.5×89.7微米。细胞内含有两种贮藏颗粒,一种体积较大,椭圆形,另一种体积略小呈圆球形。较大者含有淀粉物质,较小者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和少量核糖核酸。细胞内平均淀粉粒数由4.2个增加到8个,其体积由29.1×19.5微米增加到46.8×23.4微米。蛋白质颗粒数由平均12个增加到70个,体积稍有减小,由4.68—7.8微米减少到3.9—5.85微米。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黑麦、蚕豆和百合花粉母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存在与动态,结果表明高等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在细胞融合期内的确存在一定量的肌动蛋白,并且,这种蛋白在早偶线期时出现,到四分体时期后消失。文章讨论了肌动蛋白的存在及其与细胞融合现象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四川百合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用标准的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百合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期间及其前后三个时期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 酶)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定位。结果表明:(1)在穿壁前,ATP 酶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在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和某些局部的基质(groundplasm)中,也表现有 ATP 酶活性反应的产物;但在染色质和核仁中,一般都没有这种反应。(2)在穿壁时,染色质从一个细胞穿壁转移到另一个相邻细胞,同时看到染色质和核仁内出现密集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腔内以及质体的片层上也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而在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内 ATP 酶活性明显降低,甚至看不到明显的活性反应。(3)在穿壁后,质膜及细胞间隙中又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但核内染色质上的 ATP 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而核仁内则仍有较高的活性。同前二个时期一样,内质网、高尔基体和质体上的 ATP 酶仍表现明显的活性反应。最后讨论了三个不同发育时期 ATP 酶活性及其分布部位的改变与染色质胞间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兔抗牛精子 Ig G为一抗 ,对植物精细胞蛋白进行 Western blot分析 ,发现兰州百合 (Liliumdavidii Duch.)精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各有一分子量为 64k D的蛋白显示阳性反应 ;在玉米 (Zea mays)精细胞蛋白中也发现了阳性反应条带 ,其分子量为 65 k D和 2 2 k D;而兰州百合花丝、花药壁和玉米黄化苗的蛋白中均没有阳性条带。用兔抗牛精子 Ig G对兰州百合精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精细胞表面 ,有兔抗牛精子 Ig G的识别位点。根据以上结果 ,作者认为植物精细胞中有与动物精子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它 (们 )主要分布于精细胞表膜上 ,并为精细胞所特有  相似文献   
7.
川百合花粉管的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辅以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研究了川百合 (Lilium davidii Duch.)花粉管中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和微管分布的关系。在生殖细胞分裂前和有丝分裂前期 ,电镜观察一直未见微管结构 ,但免疫荧光图象显示生殖细胞中有微管蛋白存在。直到分裂的前中期—中期 ,染色体出现 ,它们沿花粉管的长轴前后排列 ,横向的着丝点对相应地一对对地纵向排列。这时 ,生殖细胞中才出现大量微管 ,它们分布于细胞周质区和染色体之间 ,并跨越染色体的整个长度。前中期—中期开始时 ,只有 1~ 2对着丝点从横向转为纵向 ,微管垂直插入着丝点形成着丝点微管 ,而非前人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的微管与着丝点侧向联接的图象。随着横向的着丝点对逐渐转变成纵向的过程 ,着丝点微管数量逐渐增多 ,但不形成典型的纺锤体。分裂后期 ,染色体交错分离 ,微管的分布与前中期—中期的基本相同。晚后期 ,染色体呈明显的两群 ,除极区和细胞中央区有微管残余外 ,大部分微管消失。通过染色体长度的测量 ,间接证明了分裂后期 B的存在。分裂末期的晚期 ,核膜形成后 ,在两精核之间的区域 ,微管数量开始增多。此区可能代表用免疫荧光所观察到的微管重叠区。细胞板出现后 ,微管消失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分类中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与模糊聚类法,对植物药材百合的18个样品进行了聚类.结果不仅两法所得的结论相一致,而且与传统分类的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植物药百合、动物药海马、中成药二妙丸为研究对象.取百合的23个样品,海马的20个样品,二妙丸与加味药的17个样品进行紫外色谱或光谱分析,对所得的数量化指标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压缩出两个用以区分样品间异同的综合性指标──二元主成分,在二元主成分平面图上实现了对动植物药、中成药的鉴别与分类.  相似文献   
10.
百合离体生殖细胞骨架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百合的花粉管分离出来的生殖细胞,经表面活化剂Triton X-100 及核糖核酸酶、硫酸铵离析处理。离析后的细胞经临界点干燥,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离体生殖细胞的胞质内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支架网络系统。这一网络系统有内外两层:外层(靠近细胞膜)网络结构紧密,纤维束粗长;内层(靠近核)网络结构疏松,纤维束短细。一些间接证据显示,这一支架网络系统可能为微管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