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锁骨下静脉,首选右侧,如果穿刺右侧失败改为左侧。穿刺成功后用扩张器扩皮,最后顺导丝置入导管,根据患者身高置管长度为12~15 cm,局部缝合固定,外敷纱布封闭或用一次性贴膜封闭。静脉留置管接三通静脉输液管。结果:286例首次穿刺右侧成功282例,4例失败后改选左侧成功。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45天,留置时间平均为18天。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神经外科中抢救治疗重症患者是十分便利、有效的措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较其他深静脉穿刺置管如股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及PICC相比较,更利于护理并具有费用低廉的优点。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十分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对230例患者进行450次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血液分析、血沉、生化全项、出凝血机制和肿瘤标记物数值,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转归,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头痛、感染、皮疹、血肿形成等不良反应和其它移植并发症出现。32例(7.1%)治疗后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8例(1.8%)出现一过性发热,10例(2.2%)穿刺时诉穿刺处深部软组织胀痛,拔针后疼痛消失。患者白细胞计数治疗前(7.9±1.1)×109个/?L和治疗后3个月(8.0±1.3)×109个/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91,P?=?0.374),谷丙转氨酶治疗前(31.9±5.8)U/L和治疗后3个月(32.4±6.2)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3,P?=?0.372),球蛋白治疗前(22.1±1.7)g/L和治疗后3个月(21.8±1.8)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8,P?=?0.066),AFP治疗前(9.9±1.6)μg/L和治疗后3个月(10.1±1.7)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195),患者血液学指标(血常规+血沉、生化全项、全身肿瘤标记物、病毒筛查、出凝血机制)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18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79.6%。 结论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并可能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段明  方艳  匡琴  聂晚年  贾维迪 《生物磁学》2014,(9):1734-1736,17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肾穿刺术后患者血肿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肾脏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血肿感染的发生;将下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尿潴留、肉眼血尿及轻度腰疼的发生率两组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直径及穿刺点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血肿及重度感染的人数分别占25.00%、24.00%,明显高于观察组,血肿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较观察组重(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术血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腹腔穿刺术在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余金 《蛇志》2006,18(3):231-232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临床常见诊断方法,特别对于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我院1991年7月~2006年8月收治的212例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有129例通过腹腔穿刺术帮助作出诊断。现就腹腔穿刺术在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诊断应用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蚜虫吻针穿刺技术研究植物的电波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植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有三种方式,即水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1]。电信号在快速及长距离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证明: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是一个普遍现象,它能调节许多生理反应[1,2,6,7]。如伸长生长、呼吸作用、水分吸收、韧皮部物质外卸、膨压下降及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改变、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激活、气体交换等。在逆境生理的研究中,电信号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它能迅速地将一个部位感受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其他部位[4]。目前,在电生理学研究中常使用胞外电极来检测离体组织或整体植株的电波传递;使用胞内电极检测单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肺检查方法对肺部周围常见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片和CT检查发现肺周围型病变的43例患者,在经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和/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阳性率.结果:43例患者共行33次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26例获取标本成功,阳性诊断率为78.79%.经皮肺穿刺活检17例,全部获取标本成功,1例患者因取材量少,病理结果无诊断意义,阳性诊断率为94.11%,两者结合诊断率97.67%.结论:经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与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诊断都是安全、有效、准确、损伤小的诊断方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焦河  王凤英  王滔 《动物学杂志》2017,52(4):702-707
探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插管技术在恒河猴(Macaca mulatta)脑脊液动态采集中的应用。将28只恒河猴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经左前肢静脉推注3%戊巴比妥钠溶液全麻后,常规剔除背部脊柱周围体毛、消毒,实验组从穿刺开始就在DSA技术下行腰椎间隙穿刺,对照组直接行腰椎间隙穿刺,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经腰椎蛛网膜下腔送至枕大池并埋置泵。对不同穿刺方法的结果数据进行χ2检验;神经功能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切口采用改良的切口愈合等级评分标准。实验组经腰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全部成功;对照组8只穿刺成功,6只穿刺失败;所有动物埋置泵均能从泵中采集到无色透明的脑脊液;术后恒河猴均于当天恢复正常。在DSA技术下经腰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并埋置泵,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行性强;通过埋置的泵采集脑脊液,快速省时,可实现在动物清醒时、全生理状态下对脑脊液进行动态多次采集,有助于提高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福利,由于采样导管置于枕大池,采集到的脑脊液样品质量有保证,可用于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机制,满足检验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hUCB-MNCs治疗的31例PD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评估量表(UPDRS)第Ⅱ部分、第Ⅲ部分和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治疗前后多个时间点的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进行比较,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 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UPDRS Ⅱ评分[(17.75±6.81)分比(13.67±5.62)分、(12.54±4.39)分、(10.41±4.31)分]均降低;治疗后3、6、12个月UPDRS Ⅲ评分[(28.53±14.75)分比(21.65±10.11)分、(19.37±9.26)分、(16.12±7.44)分]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12个月NMSS评分[(58.94±35.74)分比(50.27±31.06)分、(41.38±28.25)分、(38.42±25.73)分、(36.15±24.56)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SOI评分亦有相同变化趋势。(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12个月LED[(629.57±205.33)mg/d比(435.54±160.62)mg/d、(300.71±135.83) mg/ 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hUCB-MNCs治疗能改善PD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方靖霞 《蛇志》2013,(4):434-43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术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急诊急危重患者在抢救中选择应用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术,并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及时采血及输液,保证了抢救用药及静脉通道畅通,抢救效果显著。结论颈外静脉穿刺术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操作安全便捷,可以广泛应用于急诊急救中。  相似文献   
10.
叶上珠 《蛇志》2009,21(4):305-306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耳鸣为特征的非炎性疾病,是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因其病因、病理变化复杂.不易治疗。如部分急性患者由于鼻腔、鼻咽部存在感染,有分泌物.不能常规进行咽鼓管吹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