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东南部特有的新悬藓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悬藓属现知共4种,属于蔓藓科,为亚洲东南部特有,我国是该属植物分布的中心。本文提出拟猫尾藓仍归为船叶藓科更合适。  相似文献   
2.
中国四种藓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西藏金发藓科植物,已知有7属,30种,4变种;其中新种5个,新变种3个。从水平分布看,大多集中雅鲁藏布江流域附近,因该流域是印度板块北缘与欧亚大陆南缘的缝合线,因而金发藓科植物得以高度集中。本文讨论了该科在本区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成份的分析等问题,并讨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该群藓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船叶藓Neodolichomitra robusta(Broth.)Nog.为东亚特有种,其配子体茎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n=5,核型为K(n)=5=4V+1J或K(n)=5=4 m+1 sm,在核型分类中属于“2A”型。该研究结果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冬季降雪作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主要的降水形式,在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稳定和发育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的持续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荒漠冬季的积雪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荒漠藓类植物作为荒漠重要地被类型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理生化层面将如何响应长期的积雪深度变化还不清楚。因此,通过野外设置去除积雪(-S)、自然积雪(S)、2倍积雪(2S)和3倍积雪(3S) 4个积雪梯度,探讨经历4年积雪深度变化下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积雪深度变化显著影响了齿肋赤藓的植株含水量、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I))、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去除积雪处理相比,随着积雪深度的增加,齿肋赤藓的植株含水量、Fv/Fm和Y(II)呈现增加趋势,而植株内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齿肋赤藓的F...  相似文献   
6.
小立碗藓属在中国的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在湖南张家界采得小立碗藓属植物,经扫描电镜显示,其孢子具多数柱状疣的特征与小立碗藓加利福尼亚亚种相一致,可确定它为P.patens(Hedw.)B.S.G.subsp.californica(Crum et Anderson)Tan。此为小立碗藓属植物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基于11个内陆居群和32个岛屿居群的252份标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与内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岛屿居群间的分化程度(Gst=0.453)大于内陆居群(Gst=0.387),岛屿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478,n=175,P<0.001)。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岛屿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岛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仅有29.4%~29.7%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表明,43个居群可划分为10大类群,真藓遗传关系受地理因素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水域隔离影响了真藓繁殖体在岛屿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以中位泥炭藓(Sphagnum magellanicum Brid.)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实测冠层光谱和遥感传感器模拟光谱层面分析其群落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光谱差异明显,最佳光谱识别区间为740~1140 nm和1230~1412 nm。在可见光波段上,中位泥炭藓与云杉(Picea engelmannii Parry ex Engelmann)和黑松(Pinus contorta Douglas ex Loudon)的绿峰位置有所差异。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和中位泥炭藓的光谱识别特征波段集中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分别为400~550、560~696、1025~1143 nm。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以及水竹的特征光谱区间存在细微差异,且与水竹在可见光波段有较好的可分性,因此不同纬度带上中位泥炭藓群落的特征谱宽有所差异。红外波段是中位泥炭藓识别的最佳光谱区间。在多光谱遥感水平上,中位泥炭藓识别效果较好,传感器的识别能力依次为:MSI > ALI > OLI > ASTER。在2个中位泥炭藓群落的光谱特征分析中,导数、对数、包络线去除法的光谱降维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包络线去除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冻原丝瓜藓(Pohlia tundrae)在北美被首次描述,随后在欧洲中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西北部也相继报道。最近,作者在西藏林芝也发现了冻原丝瓜藓的分布。该文详细描述了冻原丝瓜藓的形态结构特征,提供了显微形态学照片,并对其生境、地理分布以及与相似种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讨论。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BAU)。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施钾对苜蓿上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的产卵选择、生长发育、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明确施钾苜蓿叶片营养物含量与牛角花齿蓟马生命参数的关系。【方法】在不同钾量(40, 60, 80和100 mg/kg)处理下(以不施钾作为对照),观察记录牛角花齿蓟马在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 cv. Gannong No. 3叶片上的产卵量,幼期各龄期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以及二代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同时测定不同施钾量下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钾含量。【结果】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叶片上的产卵量(粒/复叶)先降低后升高,在60 mg/kg钾处理降幅最大,较对照降低了45.58%;卵孵化率和1-2龄若虫的存活率变化不显著,但3-4龄若虫的存活率和幼期总存活率显著下降,分别在100 mg/kg 和80 mg/kg钾处理下降幅最大,较对照分别下降了54.36%和48.48%。不同施钾量下苜蓿叶片上牛角花齿蓟马卵和1-2龄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变化,3-4龄若虫及幼期总发育历期均延长;牛角花齿蓟马二代成虫的繁殖力均显著下降,成虫寿命显著缩短(40 mg/kg钾处理除外)。施钾后,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钾含量和糖氮比增大,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苜蓿叶片钾含量与牛角花齿蓟马幼期总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无显著相关性,而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均与3-4龄若虫存活率和繁殖力极显著负相关,与幼期总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施钾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产卵产生显著的排趋性;施钾提高了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氮比,不利于若虫的生长发育,并使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下降,对牛角花齿蓟马产生了显著的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