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和个体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以枝角类为食物,在10℃、20℃和30℃三种温度下,研究了温度对水螅(Hydra sp.)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率和个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水螅种群密度和个体体积由极显著影响。在培养初期,30℃下的水螅种群密度最大;而在培养后期,20℃下的水螅种群密度则显著大于30℃下的值;10℃下的值则始终最小。在同一温度下,种群增长率均与时间呈曲线相关,10℃、20℃、30℃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433X^2-0.00262X 0.00332、Y=-0.003367X^2 0.068335X-0.066489、Y=-0.018469X^2 0.188952X-0.030933。在研究范围内,30℃的水螅个体最小。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细心观察、多次实验,用“高温、多食、勤换水”的方法,快速繁殖水螅,多年来为本市的许多中学提供了实验动物:但快速繁殖水螅的管理费时费力,稍一疏忽还会因疏于管理而使其中某种或某几种生物全部死亡,尤其是教学实验期过后,只需保留螅种,所以简化管理更显得必要。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生态系统原理,经多次实验在“定向食物链的培养箱”的基础上又提高发展成“半控生态系统培养箱”,这是一种在实验室里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敌百虫对水丝蚓的毒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急性毒性方法测定了被不同浓度敌百虫毒害的水丝蚓(Limnodilus hoffineisteri)半致死浓度(LC50),利用测定酶活性方法检测了水丝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中毒后水丝蚓喂饲的强壮水螅(Hydra robusta)SOD的改变。(1)敌百虫对水丝蚓48 h LC50为3.29 mg/L。敌百虫对水丝蚓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低浓度1~4 mg/L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但随浓度增加至5 mg/L,SOD活性开始下降。(2)用1~8 mg/L中毒后的水丝蚓依次喂饲水螅,SOD活性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敌百虫作为重要的杀虫剂或作为防治鱼病的药物,对水丝蚓造成胁迫,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其为食的动物的生存,以至危害生命。  相似文献   
4.
林政飞  王淑红 《生态学杂志》2019,30(3):1057-1066
横裂是水螅体世代向水母体世代转变的重要阶段.对水螅体横裂诱发条件及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不仅对水母爆发生态学和水母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比较研究两栖类、昆虫以及刺胞动物等具有复杂生活史生物的变态分子机制起源也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现有研究表明,诱发水螅体横裂的自然环境因素有温度、光照、盐度和共生虫黄藻等,不同门类水母的横裂方式以及环境诱导因素各不相同.能够诱导水螅体横裂的化学因素有吲哚类化合物、9-顺式维甲酸、碘元素和过氧化氢等,其中吲哚类化合物对绝大多数水母水螅体都有诱导作用.尽管水螅体横裂的分子机制尚未明晰,但对海月水母的研究表明,RxR信号通路以及一种横裂诱导激素前体假定蛋白CL390在水母横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示水母变态分子机制与两栖类和昆虫在分子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水螅水母类是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螅水母类形态结构简单,但其物种的准确鉴定一直是分类工作中的难点。DNA条形码极大地促进了水螅水母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扩增了北部湾北部28种水螅水母的线粒体COI和16S序列,分别为92条和116条;比较了2个基因片段的种内、种间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构建了基于这2个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邻接树(neighbor-joining phylogenetic tree);并结合矢量分析构建了Klee-diagram图。结果显示:COI序列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8±0.005(0–0.033),种间遗传距离为0.298±0.128(0.092–0.597);16S序列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6±0.010(0–0.047),种间遗传距离为0.394±0.195(0.068–0.898)。2个基因序列在所调查种类中,种内遗传差异均小于种间遗传差异,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隔(barcoding gap)。基于2个基因片段的NJ树均显示,单种所有个体都位于同一独立分枝。研究结果表明,以COI和16S作为DNA条形码均能对北部湾北部常见水螅水母类进行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生命科学研究》封面左上角的插图是"2013国际科学与工程可视化挑战赛"的冠军作品《看不见的珊瑚流》,表现的是由两个珊瑚水螅体引起的水流活动。这张图片叠加了两张分别耗时90分钟的图片,图中金色和蓝色的条纹表示水流,粉红色和紫色的部分是珊瑚水螅体,后者的来回运动可以将生物体的排泄物清除,并将食物带到触手附近。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螅检测Cd2+毒性的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水螅,分别检测了自来水、无EDTA培养液(NEC)、含EDTA培养液(HEC)内Cd2+抑制水螅摄食的10min半数效应浓度(10minEC50)和24h、48h、72h的LC50。结果表明:(1)自来水、NEC、HEC的对照组10min已摄食个体数分别为94.17%、94.66%和51.90%;(2)自来水组与NEC组的10minEC50分别为0.991mg/L和4.300mg/L;(3)自来水组、NEC组、HEC组24hLC50的Cd2+浓度分别为0.138mg/L、0.330mg/L和0.473mg/L;其48hLC50分别为0.046mg/L、0.080mg/L和0.203mg/L;其72hLC50分别为0.036mg/L、0.040mg/L和0.307mg/L。经分析认为,HEC对水螅摄食具抑制作用,对重金属具螯合作用,不宜用于水螅培养和重金属毒理实验;自来水因各地水质指标的差异,不宜用于毒理实验;NEC是理想的毒理实验稀释液与培养液。研究提出的10minEC50的方法简便、快速。中国水螅比其他水螅更易繁殖,便于鉴别,是毒理实验理想的模式生物。    相似文献   
8.
水螅刺丝囊的分离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螅的刺丝囊依据其形态和功能,有穿刺丝囊、钩刺丝囊、粘刺丝囊和卷刺丝囊4种,是淡水水螅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使用多种化学试剂探索分离刺丝囊的方法,实验发现利用10%的MgSO4或3%的NaCl处理离体触手5~6 min,用高纯水清洗后制作装片观察,可以获得最佳的显微图片和观察效果.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体区刺丝囊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门、水螅纲,是淡水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因此,在许多中学和大学动物学教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它,以观察其形态结构和捕食、运动等行为特征。有关水螅采集和室内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报导,但对其运动行为所了解的甚少。目前对水螅的运动形式仅...  相似文献   
10.
水螅(Hydra oligactus Pallus)之觸手數目,在天然環境中,可以有自十個至五個之差異。早期之研究皆以為觸手數目之决定皆由于水螅之大小及年齡。但實際觀察中有二點,顯示觸手數目似與水螅之大小無關:(1)此二者之間之相關係數極低,(2)水螅在生長條件最優時,可以增加其體積之大小,而觸手之數目不增多。但在某種環境下,水螅之觸手確能增加。此種環境之一即為華氏五十五度左右之温度。在該情形下,出芽生殖率降低,而觸手可以長出。此一情形,在自然間,即為晚晚春及早秋之温度。故水螅經年後,可以增加觸手之數目,亦可謂,觸手數目舆水螅之年齡有關。觸手增多無一定之規則。平常皆增加一至二觸手。但有時亦可增加一圈觸手(四個至五個)。水螅觸手數目正常或係六個,最少為三個,最多為十二個。但此二情形之水螅曾不能存在長久。三個觸手之水螅不久即長出第四個觸手,十二個觸手之水螅則不久即縱裂為二個水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