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健康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将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先接受第1周期低剂量给药,即分别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复方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每片含非洛地平5 mg和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1片和2种单方参比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非洛地平缓释片,含非洛地平5 mg)各1片,然后分别每日口服受试制剂1片和2种单方参比制剂各1片,连续7 d。第1周期结束后,2组再交叉进行第2周期研究,给药方案同第1周期。随后进行高剂量研究,即2组所有受试者均单次口服受试制剂2片。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及其活性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低剂量给药研究中,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与合用2种单方参比制剂所测得的非洛地平、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次低剂量给药研究中,除口服受试制剂者的依那普利拉Tmax比口服参比制剂的受试者平均提前0.6 h左右(P<0.05)以外,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次低、高剂量给药的药动学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血浆中非洛地平、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AUC和Cmax均随给药剂量提高而增大,除接受高剂量受试制剂者的依那普利Tmax较接受低剂量的受试者平均延迟0.4 h左右(P<0.05)以外,两者间的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药动学参数在男性和女性受试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人血浆中非洛地平、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LC-MS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及线性关系等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适用于复方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人体药动学研究;口服受试制剂与同服2种单方参比制剂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沙库比曲片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均属于复方创新药,即其中单药在组成复方后的疗效或适应证发生新的变化。针对临床需求、 疗效以及循证依据,详细剖析这两种复方创新药的组方特点,重点探讨复方创新药与一般复方药的区别,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和基于患者 人群特点的重大新药创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酯治疗)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标。结果:经两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理想的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94、caspase12表达的影响,及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片)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依叶片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双蒸水灌胃,模型组给予含3%蛋氨酸的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双蒸水灌胃,依叶片组给予含3%蛋氨酸的颗粒饲料喂养同时给予依叶片粉剂20 mg/kg/d灌胃。实验第8周末,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浓度,称取体质量、全心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大鼠心肌肥厚指数HWI及LVEI,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GRP94及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①大鼠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血清Hcy值在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cy值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依叶片组大鼠血清Hcy值明显降低(P0.01)。②大鼠HWI、LVEI及MAP的变化。模型组大鼠的HWI及LVE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叶片干预后大鼠的HWI及LVEI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的MAP均明显增高,但两组大鼠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叶片干预后大鼠的MAP明显降低(P0.01)。③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关因子GRP94及caspase12表达。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GRP94及caspase12表达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GRP94、caspase12表达增高更为明显(P0.05)。依叶片干预后大鼠心肌细胞GRP94、caspase1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Hcy通过ERS途径使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程度加重;依叶片可有效降低血清Hcy及血压水平,抑制心肌细胞ERS,从而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其对左室肥厚干预的分子机制为"H型"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模型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6只)以及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12只).输尿管梗阻3天后,实施梗阻再通手术,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以及依那普利组(6只),术后,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灌胃10mg/kg/d,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5%CM-CNa溶液灌胃.用药2周后,取术侧肾组织做HE染色,并采用Raford评分系统对肾间质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以及CT-GFmRNA的表达;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CTG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损伤程度,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以及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比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1).经依那普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那普利能有效阻止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后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依那普利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固定药物组合的疗效和耐受性:在舒张压≤85mmHg情况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应用比较.方法:双盲,随机研究,入选患者为舒张压在≥90和<110mmHg之间同时具有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随即分成两组,A组采取联合用药治疗,B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疗程12周.结果:在80名入选怠者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AP)和收缩压(SAP)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在12周中,A组患者比B组患者下肢水肿发病率低.结论:联合用药与单用氨氯地平一样,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和心绞痛(SAH)Ⅰ、Ⅱ级的患者有效.另外,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可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减少下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联合用药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左心室厚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_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eaventricularend—diastolicventricularseptal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1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thickness,U,PwT)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xaction,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VST、L、,PwT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扭转左心室肥厚,降压效果较单独应用氨氯地平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而目前我国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大幅上升,至今仍无针对肥胖性高血压的指南。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改善代谢以外的降压作用,ACEI有降压以外的改善代谢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76例诊断为肥胖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期为24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血脂(TG、TC、HDL-C、LDL-C)、BMI、腰围(WC)变化。每2周门诊随访并记录血压。结果:①经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MDBP、MSBP)均明显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依那普利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作用而且能降低BMI,WC及血脂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ng(1-7)和依那普利拉对烧伤早期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烧伤组、Ang(1-7)组和依那普利拉组.于烧伤后6H检测血流动力和心肌力学指标(SBP,DBP,LVSP,LVEDP, LVdp/dt-max,-LVdp/dtmax),血清cTnI,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变化.结果:ACEi组和Ang(1-7)组SBP,DBP,LVSP, LVdp/dt-max,-LVdp/dtmax较烧伤组均明显增高(P<0.01),LVEDP和血清cTnI明显降低(P<0.01),ACEi组血清和心肌中AngⅡ较烧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Ang(1-7)和ACEi均能有效的改善大鼠烧伤早期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对具高原居留史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具高原居留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分别给予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10mg/d,观察血压变化,分别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中ET-1和NO含量.结果:对于具有高原居留史的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和尼群地平均能降低其血压和升高舒血管物质NO的含量,降低缩血管物质ET-1的含量;且尼群地平的疗效要优于依那普利.结论:对于具高原居留史高血压患者,尼群地平疗效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