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盐城盐城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盐城市沿海地区,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以保护湿地珍禽和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候乌的迁徙通道为主。1 992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京津唐高速→京沪高速→徐州→徐盐高速→盐城。地方特产:蟹豆腐、醉泥螺、麻虾酱。  相似文献   
2.
我国丹顶鹤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2000至2017年丹顶鹤栖息地选择和生境适宜性相关文献,分析了丹顶鹤在繁殖期、迁徙期、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发现丹顶鹤在这三个时期的最偏好生境均为芦苇沼泽或芦苇滩,回避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居民点、道路、盐田等生境。通过梳理丹顶鹤繁殖地、中途停歇地、越冬地的栖息地变化及其原因,发现丹顶鹤栖息地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以人为因素为主。本研究希望为科学评价栖息地变化对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1985、1995年和1998年4-5月,采用查阅保护区历史资料及实地调查方法,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主要营巢地-东郭苇场和赵圈河苇场的生境破碎化及丹顶鹤在2片苇场中的营巢状况和繁殖种群数量变动情况作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丹顶鹤的营巢生境破碎严重,已由成片的芦苇湿地变成91个斑块,其中最小营巢斑块面积为0.37km^2,最小巢间距为304m,比过去资料记载的最小巢区面积缩小了0.72km^2,但繁殖种群数量变动不大,多年来一直维持在30对左右,丹顶鹤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已采取了缩小巢区面积的生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喂养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的效果,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本文以笼养种群人工喂养的10只雏鹤为研究对象,测量其7日龄、14日龄、21日龄和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并对21日龄10只人工喂养雏鹤和6只野生雏鹤的体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这种训练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21日龄的人工喂养雏鹤比野生雏鹤体质量显著增加25.19%(P0.05),跗蹠长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喂养雏鹤从7日龄、14日龄、21日龄至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依次呈现极显著的递增趋势(P0.01)。保护区人工喂养雏鹤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方法虽然切实可行,但在木桶效应作用下,混群或分组不当可能会使部分雏鹤的运动训练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应以14日龄为界进行分组。  相似文献   
5.
这里曾谱写过肃慎渔猎生活的历史,流传着海东青捕拿天鹅的故事,并与一个让亿万中国人熟悉的词汇"北大荒"紧密相连;这里还发现了中国丹顶鹤的第三大繁殖群以及其它珍禽。这里就是兴凯湖,位于北国边境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本期自然将引领您走入这片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传奇土地……  相似文献   
6.
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应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在野外观测数据的基础 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数学模型法找术及丹顶鹤栖息的分布。通过对栖息地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潜在栖息地的预测,为解决保护区存在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丹顶鹤胆囊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一例成体雄性丹顶鹤胆囊。结果表明,丹顶鹤胆囊粘粘膜、肌层和外膜三部分组成。粘膜上皮高柱状、游离端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胞质面端有许多粘液颗粒,说明上皮细胞具有吸收功能并可分泌粘液。  相似文献   
8.
1987年10月15日,在武汉市动物园一只丹顶鹤胆囊中检获复殖目、后睾科、次睾属吸虫13条。经与本属相近虫种的比较研究定为一新种,并命名为鹤次睾吸虫,新种Metorchis grusi sp.nov.。  相似文献   
9.
丹顶鹤雏鸟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辽河三角洲湿地以丹顶鹤生境保护为核心的退耕预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 EDESS)的决策与规划评价思想 ,针对辽河三角洲大洼小三角洲部分的过度农业开发对野生动物生境的严重影响后果 ,对本区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以丹顶鹤生境保护为核心的退耕预案设计 ,并对其生态后果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评价。根据不同的经济和生态发展要求设计了 4个预案 ,分别为 1988年原状 (预案 1)、1998年原状 (预案 2 )、苇带设计 (预案 3)和生境恢复 (预案 4 ) ,通过对各预案进行生境适宜性、生态承载力及经济效益评价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预案 1尽管生态效益很高 ,但经济效益很低 ,在区域发展需求下由现状年恢复到预案 1具有不现实性 ;而预案 2为强烈经济需求下的典型发展模式 ,生态效益偏低 ,与经济效益的比例失调 ;预案 3和预案 4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及丹顶鹤生境恢复提供了有效参考 ,可将其视为近期和远期规划目标分步实施。这说明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和生境恢复措施不仅可以获得经济的高效发展 ,而且还可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从而为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