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突变与乙肝病毒隐匿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构建含有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替换基因和野生型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中HBsAg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有点突变基因的重组载体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和提取物中HBsAg的表达量均低于含有野生型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蛋白Y100C位点替换降低了HBsAg的合成及分泌,可能参与隐匿性异性肝炎的发生和发展,下一步的研究可结合HBV全基因的研究,以期更好的阐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濒危物种在大尺度上地理分布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和保护策略.兰科植物作为一大类急需保护的濒危物种,研究其在中国境内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文献查阅、自然保护区数据整理收集兰科植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10.0和SPASS18.0软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兰科植物丰富度表现出显著的经度和纬度相关性,与经度之间呈单峰关系,在100°E附近出现峰值,但随纬度升高丰富度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
双斑萤叶甲研究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下几县,普遍发生一种甲虫,主要以成虫为害玉米花丝、高梁、谷子花药,影响作物授粉。它还咬食上述作物刚灌浆的嫩粒,造成籽粒破碎。同时为害豆类、马铃薯、蔬菜、白麻及向日葵等多种作物。据阳原县统计,1976年发生面积达8万多亩。据群众反映,此虫发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年不为害庄稼,自1964年发现为害谷子,故称为“谷罗子”,它的发生程度与8月份降水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愈少,发生程度愈重。在同一地区,旱坡地一般重于水浇地和盐碱地。 此虫经过鉴定为双斑萤叶甲,学名是 Mono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 双斑萤叶甲在我国分布极广,现已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江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当地血液安全筛查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应用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对回库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血浆标本采用nested-PCR技术进行HBV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总计5498例次标本的检测中,共有5417例为HBsAg阴性;HBsAg阴性标本中nested-PCR方法检出13例HBV DNA阳性(0.24%,13/5417);测序结果显示隐匿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61.5%(10/16),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8.2%,11/39,P<0.01).结论: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45
为揭示雌雄异株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异现象的内在原因, 以河北小五台山天然青杨(Populus cathayana)种群为研究对象, 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杨雌雄群体的聚集程度、群体密度和分布格局以及其与到河岸的距离(河距)、海拔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 1)青杨种群总体上沿金河沟呈狭长带状集聚分布, 中海拔区域个体数量最多, 密度最大; 2)随海拔增加, 雌雄个体数与密度均表现“先增后减”的特点, 而平均胸径的变化正好相反; 3)海拔对性比具有显著影响: 低海拔区域(1 300-1 400 m)偏雌, 中低海拔区域(1 400-1 500 m)偏雄, 其他海拔段的性比接近1:1; 4)随河距增加, 雌雄个体数、密度和平均胸径均表现出逐渐减少或减小的特点, 并且雌株优势分布区内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雄株优势分布区; 5)局部区域由于海拔和河距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长环境, 导致了该区域内的性比发生偏倚。上述结果表明, 青杨雌雄群体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以及性比受海拔、河距以及所在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 雌雄植株在资源需求和环境适应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导致局部区域内的性比发生偏倚。  相似文献   
6.
笼养雌性褐马鸡的静止代谢率(R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型陆生动物呼吸仪”,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下,测定了笼养雌性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RMR与环境温度(Ta)之间可用等式RMR=A BTa CTa^2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季节下的特定温度(special temperature):春季22.6℃,夏季25.9℃,秋季22.2℃,冬季20.7℃。同时得到以下结论:笼养雌性褐马鸡的RMR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与秋季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著,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座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座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青杨雌雄株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论文探究了青杨雌雄株的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方法】以河北小五台山的天然青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16S rRNA/ITS1基因的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青杨雌雄株叶际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并耦合分析其与叶片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Simpson在雌雄株间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Metastats组间群落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在门水平,青杨雌雄株叶际细菌和真菌都无显著差异。而在属水平,青杨雌雄株的叶际细菌Amnibacterium和Spingomonas及真菌Aureobasidium、Elmerina、Exobasidium、Endoconidioma、Monilinia和Rhodotorula的相对丰度在雌雄株叶际有显著差异(P<0.05)。基于OTUs的菌群分析表明,青杨雌株和雄株的叶际环境上都有其各自的特有菌群,如雌株的特有真菌Pringsheimia(0.15%)和细菌Chitinophaga(0.04%)。RDA冗余分析表明,叶片含水量与青杨叶际真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未发现青杨细菌群落结构与测定的叶片理化性质有显著相关。【结论】青杨雌雄株叶际微生物在属水平有显著分异的菌属,且可能受叶片理化性质影响,该结果为揭示雌雄异株植物的叶际微生物差异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进行中国广西大明山无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研究时,发现了蜘蛛目蟹蛛科绿蟹蛛属1新种,命名为饼绿蟹蛛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测量单位为mm.饼绿蟹蛛,新种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图1~6)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浣纱瀑布,2011-05-23,王英楠采.鉴别特征 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本属种类中,本新种与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 Ono,1978,钳绿蟹蛛O.forcipata Zhang&Yin,1998和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外形和触肢器十分相似,但具有以下不同:本种触肢胫节突长,端部弯曲呈"7"字形,而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的胫节突末端强烈弯曲呈钩状,钳绿蟹蛛O.forcipata胫节突末端呈钳状,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胫节突末端弯曲呈鸟头状.词源学 本新种以雄蛛背甲的形状而拟定.正模 雄蛛体长7.75:头胸部长2.81,宽2.40; 腹部长5.20,宽1.38.背甲黄褐色,中窝纵向线状,颈沟和放射沟不明显; 背甲圆形,头区轻微隆起.8眼2列,背面观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较宽,前侧眼和后侧眼突出; 前中眼直径0.08,前侧眼直径0.10,后中眼直径0.08,后侧眼直径0.10;前中眼距0.13,前中侧眼距0.10,后中眼距0.10,后中侧眼距0.30; 中眼域梯形,前边大于后边(0.30:0.25).螯肢黄褐色,前后齿堤无齿.颚叶黄色,边缘有浓厚的长毛.胸板淡黄色,长大于宽.步足黄褐色,步足测量:Ⅰ 12.40 (3.83+1.38+3.42+2.60+1.17),Ⅱ 12.60 (3.88+1.38+3.57+2.60+1.17),Ⅲ 6.80 (2.09+0.77+1.79+1.33+0.82),Ⅳ7.05 (2.40+0.71+1.79+1.33+0.82); 足式:2143.腹部十分窄长,淡黄色,被有黑色长毛; 腹部背面前端有2对明显的肌痕,腹部后部有横纹,似分节状.触肢胫节腹突拇指状; 外侧突较长,末端骨化程度高,弯曲呈"7"字形状; 生殖球简单,内侧具亚盾板; 插入器刺状,末端较钝.分布:广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