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AML患者,在诱导治疗第8天,第21天,每次巩固治疗前1天,结束化疗随访过程中,检测骨髓形态学变化和应用MFC监测患者骨髓MRD,并动态随访。定义未发现异常表型细胞(MRD10~(-4))为阴性,其余为阳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3到16个月),早期MRD(诱导化疗第8天)阴性的患者占58.33%,MRD阳性的患者占41.67%。MRD阴性的患者在诱导治疗接受第21天100%达到CR,MRD阳性的患者80%达到CR。第一次巩固治疗结束后,MRD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MRD阳性的患者好。结论:动态监测MRD对预测AML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低,进展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是淋巴瘤细胞抵抗化疗药物的一个避难所,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为淋巴瘤发生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1],但其通透性升高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和预后的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曾被认为是最迅速的致命白血病,特点为临床表现凶险,早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及亚砷酸的应用,使APL的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完全缓解率可达90%。然而APL的复发率仍然较高,约15%-30%。降低复发率和提高长期生存已成为研究重点,如何选择合理的缓解后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缓解后治疗一般包括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而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仍然有待商榷。因此,本文就APL缓解后巩固治疗回顾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综述APL巩固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且病理证实为非转移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及随访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NLR最佳截点,并以此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460例患者中,男性306例,女性154例,中位年龄56岁。NLR平均值为2.34±1.77,中位值为2.45。根据ROC曲线分析,当NLR为2.5时,曲线下面积(AUC=0.628,p0.001)最大。以此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2.5)组154例,低NLR(2.5)组306例。两组间年龄、Fuhrman分期、T分期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uhrman、T分期、NLR值是肾癌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LR值是肾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美罗华与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自2010年-2015年常规治疗无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共18例,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应用标准剂量美罗华(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患者8例,小剂量美罗华(每次100mg,每周1次,共4次),患者1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美罗华治疗4周后有效率较标准剂量无明显差别(P0.05);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不良反应率相对标准剂量要显著降低低(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美罗华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促凝血活性中的作用及不同药物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4组:新采集APL细胞组、APL细胞单纯培养组、APL细胞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组及APL细胞依托泊苷(VP16)处理组。提取10名初发APL患者的骨髓APL细胞进行实验,提取10名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凝血实验的正常对照。分别用1μmol·L-1ATRA和1μmol·L-1VP16处理APL细胞24 h,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PS暴露情况。利用凝血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总的促凝活性及细胞表面磷脂的促凝血活性。利用PS特异结合蛋白乳粘素对各组细胞进行凝血抑制实验。结果:新采集的APL细胞存在一定量的PS外翻,并且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比,存在更高的促凝血活性(P〈0.05),ATRA对APL细胞的PS外翻及促凝活性有抑制作用(P〈0.05),VP16则对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01)。乳粘素可以拮抗APL细胞至少70%的促FXa和FIIa生成活性。结论:PS暴露在APL细胞促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化治疗药物ATRA和化疗药物VP16分别通过减少和增加APL细胞表面PS的暴露来减轻和加重凝血紊乱。乳粘素通过与PS特异结合可以有效地阻断暴露的PS的促凝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治疗APL凝血紊乱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循环DNA用于基因诊断已成为研究热点,血循环DNA是指血浆中具有DNA双螺旋结构的核苷酸片段,逐渐成为一项新的肿瘤标记物。研究发现肿瘤患者血循环DNA较正常人有很大差异,不同疾病条件下其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逐渐成为替代当前需采集肿瘤组织作为标本的无创方法。尽管血循环DNA的来源尚不清楚,通过监测血循环DNA总水平变化及相关肿瘤基因的异常改变,可以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特别是许多国外文献报道,它与淋巴瘤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血循环DNA的定性或定量研究,包括淋巴瘤常见的基因重排或者病毒相关血浆DNA,与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反应及预后直接相关。现将近几年国内外血循环DNA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研究前景做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来源微粒(APL-MP)的促凝活性、表面组织因子(TF)表达情况、TF在其促凝活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分化治疗药物三氧化二砷(ATO)对上述指标有何影响。方法:选取3例初发APL患者,提取骨髓APL细胞,3名缺铁性贫血患者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ATO处理APL细胞24 h、48 h、72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微粒。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微粒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微粒表面TF表达情况检测;利用凝血实验比较不同组细胞释放微粒的促凝血活性;应用抗TF抗体抑制微粒促凝血活性实验检测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多大作用。结果:1.0μM及2.0μM 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与正常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释放的微粒相比,骨髓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均显著增高,0.5μM及1.0μM ATO处理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各组APL-MP经抗TF抗体孵育后凝血时间显著延长。结论:APL-MP的TF表达和促凝学活性均显著增高,并且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低浓度ATO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9.
micro RNAs(mi 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基因调控元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在许多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均存在mi RNA异常表达,说明mi RNA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Wnt通路是一条经典的信号通路,其异常激活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已发现多种mi RNA在ALL中异常表达,并与发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在ALL中可见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及通路抑制剂的异常失活,并且这些变化与ALL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mi RNAs和Wnt信号通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提供靶向治疗ALL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亚砷酸(ATO)诱导治疗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凝血相关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血液内科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诊和复发APL合并DIC患者24例,于给予ATO诱导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第1、2、3周,血液学完全缓解(HCR)时完善相关检查。每例患者设立正常对照1名。结果:24名患者中初发21例,复发3例,所有患者均有出血症状。最常见出血为皮肤粘膜出血。经过ATO诱导治疗后,21例患者(87.5%)达HCR,2例患者死于脑出血,1例患者达部分缓解。患者第0周(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明显增高(P0.001),ATO治疗1周时出血症状、PT、FIB基本纠正,DD、FDP改善明显,但DD、FDP直到HCR时仍高于正常。结论:ATO单药治疗APL合并DIC的HCR率高,并能在1周内迅速减轻凝血紊乱,但患者达HCR时凝血紊乱仍不能完全纠正。PT、FIB、DD、FDP可作为判断ATO治疗APL合并DIC疗效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