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能引起人皮肤及粘膜的多种良恶性肿瘤,特别多见于女性生殖系统如宫颈癌、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但由于HPV尚不能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增殖,因此目前对其研究主要用核酸杂交和PCR方法,检测HPV DNA。本文采用光敏生物素标记HPV16、HPV18 DNA探针,分别对宫颈癌组织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DNA并以正常宫颈组织做对照。以同样方法用HPV6b DNA探针检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组织中HPV6b DNA。结果如下:18例宫颈癌组织中仅有1例与HPV16 DNA探针杂交阳性(5.7%);10例与HPV18杂交刚性(55.6%);4例为HPV16+18混合杂交阳性(22.2%)。12例尖锐湿疣组织中8例与HPV6b DNA杂交阳性(66.7%);12例假性湿疣组织中有6例与HPV6b探针杂交阳性(50%)。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抗原物质引起滤泡的形成:一次投入与多次投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不同方式投入抗原物质,即一次投入与分次投入,并观察了新产生滤泡数,维持的滤泡数,实验用小鼠24 只, 于足底注入铝和钥孔 血蓝素附合物(AKLH), 分一次注入与三次注入组; 三次注入组又分间隔5 日及间隔二周注入。注入后第3 周与第12 周分别取出腘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第三周末观察可见一次投入产生的滤泡多, 而第十二周发现分次投入维持的滤泡数多。可见反应性滤泡的形成, 不仅与刺激物的性状和投入量有关, 而且与投入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4.
淋巴结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位于淋巴管的行程中,是淋巴液回流至血液的必经之路,具有滤过淋巴液的作用,并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所以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但是,由于淋巴结是一个细胞密集的网状组织(网状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肿瘤淋巴管入侵与无淋巴结转移膀胱癌复发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膀胱癌病例72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2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4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淋巴管入侵与膀胱癌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Cox比例危险度模型筛选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在72例膀胱癌组织中,淋巴管入侵的阳性率是48.6%(35/72),淋巴管入侵的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和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管入侵阳性率为68.8%(22/3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32.5%(13/40)。淋巴管入侵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无淋巴结转移膀胱癌复发均显著相关(P0.05)。淋巴管入侵阴性的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淋巴管入侵阳性者,淋巴管入侵是无淋巴结转移膀胱癌复发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淋巴管入侵与膀胱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并影响膀胱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可作为无淋巴结转移膀胱癌复发和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罹患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往往会发生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射线的照射使患者唾液腺结构破坏、功能减退,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放射性唾液腺损伤,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对BMDCs认识的逐渐深入,BMDCs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近些年来,一些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MDCs治疗放射性唾液腺损伤能够有效地保护腺体内各种实质细胞,促进腺组织再生,恢复唾液腺功能。本文主要对利用BMDCs治疗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电镜分型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CA)的免疫应答状态的异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5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活栓组织按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分为尖锐型湿疣、结节型湿疣和内生型湿疣三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于不同电镜分型CA中的表达.结果:结节型湿疣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尖锐型湿疣,内生型湿疣介于二者之间.结论:CD4+/CD8+比值在不同类型CA中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节型湿疣免疫应答状态异常,预示三种电镜分型的尖锐湿疣转归不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瘢痕是以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皮肤组织损伤时,腱糖蛋白C(Tenascin-C,TN-C)具有多种不同的作用介导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并使组织有效修复。TN—C是细胞外基质中一个具有独特的六聚体结构的寡聚糖蛋白家族,TN—C一过性表达在器官形成期,在大多数成人组织不表达或表达极少。然而,在病理条件下TN—C表达增加,诸如炎症,伤口愈合和纤维化。TN—C参与胚胎形成、肿瘤发生及损伤修复过程有关,参与细胞黏附、增殖、迁徙、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凋亡。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能选择性抑制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任何作用。MDA-7/IL-24很可能与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VEGF-C和CCR7的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卵巢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C和CCR7的表达与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取卵巢癌病例72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4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6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VEGF-C和CCR7在卵巢癌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VEGF-C和CCR7主要表达于卵巢癌细胞胞浆或/和胞膜内,VEGF-C和CCR7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7%和78.2%,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分别是30.8%和26.9%,二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VEGF-C和CCR7蛋白同时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2%和15.4%,VEGF-C和CCR7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联合检测VEGF-C和CCR7诊断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达0.791。结论 VEGF-C和CCR7表达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和CCR7在促进卵巢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示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电镜分型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CA)的免疫应答状态的异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5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活检组织按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分为尖锐型湿疣、结节型湿疣和内生型湿疣三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于不同电镜分型CA中的表达。结果:结节型湿疣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尖锐型湿疣,内生型湿疣介于二者之间。结论:CD4^+/CD8^+比值在不同类型CA中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节型湿疣免疫应答状态异常,预示三种电镜分型的尖锐湿疣转归不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