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谷胱甘肽(GSH)是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剂和氧化还原、细胞信号调节器,它能还原过氧化氢、清除活性氧(ROS)和含氮自由基使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不管细胞内是否存在ROS氧化细胞蛋白,谷胱甘肽均能诱导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转变,进一步使信号传导功能及转录因子分子功能发生改变。大量实验表明,ROS和GSH在多条细胞信号调节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阐述了Fas、TNF-α和NF-κB信号通路及线粒体凋亡途径及GSH在这些通路中的作用。尤其是线粒体GSH耗竭能诱导线粒体内ROS显著增加,从而损害细胞生物能量和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启。根据线粒体损害程度,NF-κB信号通路可被抑制,肝细胞也可能经历不同的死亡模式(凋亡或坏死)并对刺激细胞死亡信号(如TNF-α)也更敏感。这些过程涉及许多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野生薄荷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广西、云南、河北、江苏四个地区的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共检测了84种化学成分,多以烯、醇及酮类物质组成。江苏样品主要由蒎稀(11.10%)、d-柠檬稀(42.30%)和胡薄荷酮(25.50%)组成;广西样品主要有香芹酮(25.46%)、d-柠檬稀(28.75%)和桉油素(14.91%)组成;云南和河北在主要成分上相似,云南样品主要有蒎稀(22%)、d-柠檬稀(18.45%)和桉油素(16.96%)组成;河北样品主要由蒎稀(23%)和d-柠檬稀(33.33%)和桉油素(12.45%)组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薄荷精油的组成受环境影响较大,江苏薄荷胡薄荷酮含量较高,广西薄荷含香芹酮较高,云南和河北主要成分相似,组成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本文分析了分子生药学产生的背景、意义,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药分子鉴定、药用动植物的系统进化、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药用动植物濒危机制及保护、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药用动植物的道地性及分子机理。认为分子生药学具有以下学科特色:(1)研究领域广泛,学科综合性很强;(2)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贯穿分子生药学;(3)研究对象丰富多样,模式植物构建困难较大。简要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常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DNA分析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基因22程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转化技术。指出分子生药学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学科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2)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强;(3)生药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导致特色领域成为热点,主要表现为分子鉴定稳步发展,biocoding成为分子鉴定的重要方向;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异军突起;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整合和分析成为新热点;核心种质构建形成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进行分子鉴定,比较其分离频率,并对不同产地的黄连根部DSE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黄连根部分离得到DSE 10株,健康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明显高于患有根腐病黄连,且其优势菌种不同,健康根条的优势DSE为Cadophora orchidicola,根腐病根条优势DSE为Ceratobasidium sp. G3。不同产地、年生的黄连DSE定殖情况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DSE定殖率和黄连根腐病具有显著关系。DSE的定殖受土壤肥力、耕作措施、气候环境等多种生态、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陕西省宝鸡市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不同植被类型的底泥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差异,为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以芦苇、香蒲、白茅、水葱、荷花等典型湿地植物底泥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底泥样本DNA的ITS1片段进行基因测序,获取底泥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并预测其功能信息,测定样本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11 778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划分为34个门、58个纲、134个目、244个科、599个属;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芦苇底泥样品的真菌多样性最低;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与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与总碳、总有机碳含量以及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底泥真菌群落主要包括3类营养型和6类互有交叉营养型功能菌群。探讨了湿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的底泥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潜在功能的差异,分析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筛选人工湿地植物、有效利用湿地资源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单株采集的92个黄芩根及对应的92个黄芩根际土样品,检测黄芩次生代谢产物、药材及根际土中无机元素含量,结合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中的环境数据,开展生态因子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及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黄芩中多数化学组分与纬度成负相关,而与温度成正相关,21个化学组分总体呈现低纬度地区含量高于高纬度地区的趋势.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黄芩中黄芩苷与纬度的负相关关系.发现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过高(除Mg和Ca外)总体上不利于黄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基于21个组分的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黄芩分为2组,指出黄芩的道地性并不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小区域,在从内蒙赤峰到陕西太白一线均适宜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为黄芩的适生区和潜在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采用Ba2+替换台式液中的Ca2+和直接向台式液中加入Ba2+(0~8 mmol/L),观察峰值电流15 min内的变化,数据采用5个以上细胞进行重复。结果:(1)台式液中的Ca2+被Ba2+替换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明显减慢(P<0.01);在台式液中加入少量Ba2+(0.2,0.4 mmol/L)时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无明显改变(P>0.05),加入0.8 mmol/L Ba2+时失活速率明显减慢(P<0.05)。(2)与正常台式液比较,在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0.4 mmol/L)峰值电流衰减减弱,其中10 min和15 min两个时间点衰减差异明显(P<0.01)。(3)在细胞外液中加入Ba2+可下移电流电压曲线,改变翻转电位,减弱丹酚酸A对钙电流的抑制强度,使量效关系曲线右移。结论:在细胞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2+,能够减弱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时出现的峰值电流衰减,改变通道的电压依赖特性,影响药物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镇痛、抗炎实验对七叶一枝花根茎和地上部分提取物进行活性部位追踪。镇痛作用采用热板、热刺痛和醋酸扭体实验进行评价,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进行评价,比较总提物各部位及呋甾皂苷、偏诺皂苷、薯蓣皂苷三类组分的抗炎作用强弱。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根茎提取物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在热板实验中,仅高剂量组(2.4 g生药·kg-1)表现出显著的镇痛作用,在热刺痛实验中,中、高剂量组(0.6 g生药·kg-1,2.4 g生药·kg-1)表现出显著的镇痛作用,在醋酸扭体实验中,所有剂量组均表现出极显著的镇痛效果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抗炎作用评价中,总提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作用显著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地上部分总提物表现出与根茎相似的镇痛抗炎作用。大孔吸附树脂50%、70%及95%乙醇洗脱部位富集的甾体皂苷类成分是抗炎主要活性部位,其中呋甾皂苷、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三类组分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尤其以偏诺皂苷组的作用最强。本研究为建立与传统功效相关的重楼药材和饮片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成分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为七叶一枝花地上部分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润肺圣药川贝母资源匮乏,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近年雾霾天气频发使得其资源需求加大,导致以川贝母入药的中成药掺假现象严重.中成药成分复杂,单利用普通的DNA条形码鉴定流程无法对其一次性完成鉴定,因此需结合单克隆分析逐一鉴定.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贝母属208条ITS2序列的数据库;收集了市售20份川贝中成药,其中包含15份蛇胆川贝胶囊,4份川贝末胶囊和1份蛇胆川贝散.扩增其ITS2序列,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同时本实验还选取了3份蛇胆川贝胶囊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单克隆和二代测序相结合的混合测序方法对该3份中成药中川贝母再次鉴定.基于二代测序数据对中成药组分解析存在数据冗余现象,而单克隆结果与选取的克隆数量有关,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陷.单克隆结果数据表明,15份蛇胆川贝胶囊中3份含有平贝母,10份含有伊贝母及14份含有黄花贝母等非标签成分,4份川贝末胶囊中有2份检测到川贝母,2份检测到平贝母,但同时3份中还检测到黄花贝母;1份蛇胆川贝散中仅检测到伊贝母与黄花贝母.二代测序结果表明,3份蛇胆川贝胶囊中主要检测出平贝母、伊贝母等非标签成分.通过比对二者序列,发现无论克隆还是二代测序数据均表明混合测序的3份蛇胆川贝胶囊中均不含川贝母;本研究表明,基于单克隆和二代测序辅助的方法可以准确对川贝母中成药进行鉴定.目前川贝母中成药掺假现象严重,平贝母和伊贝母是川贝母中成药的主要掺伪品,应加强对中成药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