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杨晓艳  张世雄  温静  徐满厚 《生态学报》2018,38(18):6642-6654
为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及其随海拔、纬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按照纬度梯度选择吕梁山系北段的管涔山和南段的五鹿山为研究区,并在每个山地的不同海拔梯度(高、中、低)分别设置对照(CK)、低度增温(OTC1)和高度增温(OTC2) 3种试验样地。于2017年植被生长季对植物多度、频度、盖度、高度进行调查,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Patrick指数)。结果表明:(1)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呈"v型"变化格局,即在中间海拔梯度处最低,且海拔梯度对各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物种多样性随纬度升高呈递增趋势(P0.05),即较高纬度山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随温度升高整体呈递减趋势(P0.05),即温度升高可抑制林下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在增温处理下,五鹿山草本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atrick指数呈递减趋势,Pielou指数先降低后升高;管涔山草本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先增加后减小,Patrick指数呈递增趋势。整体来说,在吕梁山较低海拔,持续增温会使物种多样性降低;在中等海拔,物种多样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较高海拔,适度增温可提高物种多样性,持续增温则抑制多样性。因此,增温对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随海拔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辐照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影响及金雀异黄素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HKC分为对照组、微波辐照组、金雀异黄素组(n=6)。金雀异黄素组在辐照前2 h用含30μmol/L金雀异黄素的DMEM培养基进行预培养。辐照后24 h留取上清进行乳酸脱氢酶(LD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波辐照组上清NAG、LDH活性明显增加(P < 0.01),金雀异黄素预处理组则较微波辐照组明显下降(P < 0.01);微波辐照组上清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微波辐照可导致较多量的细胞凋亡,而应用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均大大减少。微波辐照可大大提高HKC细胞中的MDA含量,SOD活性降低(P< 0.01),应用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MDA的含量无明显降低,SOD的活性明显增大(P < 0.01)。结论:微波辐照可导致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功能损伤,金雀异黄素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评价阿泰宁对未确定型结肠炎(IC)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探讨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1例IC和UC患者,其中UC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提出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给予阿泰宁口服,1次3粒,1天3次,连用4-8周。观察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结束时进行结肠镜复查并判定其疗效。结果患者的腹泻次数由治疗前(3.60±0.94)次/d,减少到(1.5±0.71)次/d(P〈0.001);异常便(黏液便、脓血便等)由100%下降为9.5%;腹痛由90.5%下降至14.3%;里急后重由66.7%下降至9.5%。结肠镜查,黏膜基本愈合者10例(47.6%),黏膜炎症有改善者8例(38.1%),无改善者3例(14.3%)。临床疗效,完全缓解10例(47.6%);有效8例(38.1%);无效3例(14.3%),总有效率为85.7%。12例确诊UC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50%),有效4例(33.3%),无效2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阿泰宁对IC和UC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受损的肠黏膜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世雄  秦瑞敏  杨晓艳  温静  徐满厚 《广西植物》2020,40(12):1860-1868
山地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吕梁山草本群落不同尺度物种多样性(αβγ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样方法在吕梁山从北向南选取管涔山、关帝山、五鹿山,并对每个山地划分出高、中、低3个海拔梯度,对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先升后减的单峰变化格局,峰值出现在中海拔; β多样性中Cody指数在1 900~2 000 m间出现峰值,而Bray-Curtis 指数出现最小值,表明1 900~2 000 m海拔带是草本群落物种更新速率和组成变化较快的过渡地带; γ多样性随海拔升高也呈先升后减的单峰变化格局(R2=0.406,P<0.01)。(2)海拔对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 海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物种的α多样性,其中海拔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温度、湿度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吕梁山草本群落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多表现为 “中间膨胀”变化格局,海拔变化是影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在体外不诱导的条件下视网膜移植于正常或大鼠Nd︰YAG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的定位以及蛋白表达情况. 体外培养大鼠MSCs, 用荧光染料DAPI标记MSCs, 视网膜下移植后分别于10, 20, 35和50天处死动物, 做DAPI荧光观察, 并在阳性的连续切片上做神经元核(neuronal nuclei, Neu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角蛋白(pancytokeratin, CK)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 对损伤大鼠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即刻、1~7周检测损伤移植组、损伤组和损伤注射生理盐水组的视网膜电流图(ERG)b波分析. 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 均一性好, DAPI染色观察表明, 10天时移植细胞多集中于移植部位周围, 正常移植组可见分层, 而损伤移植组分布散乱; 20天时两组均可见阳性细胞分布范围扩大, 分布于视网膜各层; 35天正常移植组阳性细胞范围与20天基本相同, 而损伤组则进一步扩大, 且细胞开始向损伤部位迁移; 50天正常移植组荧光范围比35天小, 未发现细胞增生, 损伤组损伤范围与35天相比扩大不明显, 但许多部位有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阳性区域的细胞在NeuN, NSE, GFAP和CK 的表达有不均一性. HE染色表明移植组损伤的恢复好于损伤对照组, ERG b波检测表明5周后损伤移植组的b波水平高于对照组. MSCs可在正常及激光损伤的大鼠视网膜下与原视网膜结构相融合, 检测到的阳性细胞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 正常移植组随时间延长荧光范围缩小, 损伤移植组荧光分布范围随时间延长分布较广, 但细胞的排列和蛋白表达有紊乱. MSCs的移植对激光损伤斑及ERG b波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世雄  杨晓艳  温静  徐满厚 《生态学报》2018,38(18):6685-6693
在山西吕梁山系按照纬度从北向南依次选取马伦草原、荷叶坪、云顶山作为研究区,于2015、2016、2017年7月下旬进行亚高山草甸植被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不同年份、不同纬度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群落中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珠芽蓼、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分别为马伦草原、荷叶坪、云顶山的优势种,不同山地植物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均以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2)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年份分布较为稳定,Pielou指数在连续3年内均无较大变化; 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atrick指数在2016年最高,同时该年份的降水天数也是最多,表明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在时间上呈现出受降水条件影响较大的变化格局。(3)吕梁山偏南部的云顶山多样性指数高于偏北部的马伦草原和荷叶坪,表明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变化格局。因此,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在时空上呈现出受降水条件影响较大,且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变化格局,降水条件和纬度梯度对该山地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贺丹妮  杨华  温静  谢榕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6):1916-1922
2019年8月在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0.36 hm2),对48个林隙及幼苗(0.2<更新高度RH<1 m)、幼树(RH≥1 m,胸径DBH<5 cm)进行调查,分析林隙大小(<20 m2,小;20~50 m2,中;50~120 m2,大;>120 m2,特大)对林隙内红松、鱼鳞云杉及冷杉幼苗幼树密度和生长指标(高、基径)的短期影响,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云冷杉更新的密度通常随林隙增大而降低,仅对幼树影响显著,小林隙下云冷杉幼树密度分别为0.34和1.74株·m-2,红松密度不受林隙大小的影响。林隙大小对冷杉幼苗幼树生长指标的影响最大,对红松影响最小,平均最大值多出现在大林隙。红松和云杉幼树的基径和树高最大值均分布在小、中、大林隙东北部,在特大林隙中转移至冠空隙西北部。小林隙有助于幼苗的建立和萌发,可通过择伐冷杉创造小林隙,随后扩大林隙面积(>50 m2)促进幼树生长,需要持续监测来确定林隙大小对森林更新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