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克罗恩病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2罗恩病伴有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予禁食或流质饮食、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平衡等内科常规治疗,并予美沙拉嗪、强的松、硫唑嘌呤长期口服。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治疗第0、2、6、14、22、30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mg/kg。治疗30周时,检查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象、肝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记录CD疾病活动指数,行肠镜检查评价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30周末,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内镜下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组血沉和CRP水平、CDAI较第0周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内科常规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英夫利昔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CD伴有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氨基酸转运载体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olute Carrier Family 1 Member 5, SLC1A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进展期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90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C1A5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同时通过基因数据库分析SLC1A5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SLC1A5表达明显上调(P0.0001)。数据库研究也显示SLC1A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GSE 65801,P=0.0046;GSE 63809,P0.0001;GSE 27342,P=0.0147)。胃癌组织中SLC1A5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5)、肿瘤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和Ki-67(P0.01)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SLC1A5表达强度与患者预后相关,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总体生存率,P=0.0131;无复发生存率,P=0.0293)。数据库分析也显示SLC1A5高表达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总体生存期(GSE 14210,P=0.011;GSE 22377,P=0.0015)和无进展生存期(GSE 14210,P=0.0095;GSE 22377,P=0.0012)。结论:SLC1A5蛋白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且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SLC1A5高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益生菌和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 年8 月至 2014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UC 患者116 例根据其治疗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予以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1.0 g/次,4 次/d)、益生菌(2~4 粒/ 次,2 次/d)治疗,观察组增用川芎嗪(1~2 片/ 次,3 次/d)治疗,2 周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 的炎症因子,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vs 84.48%,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白细 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 6.84± 1.23 VS 18.24± 2.56 pg/mL), IL-6 (168.90± 32.49 VS 16.24± 4.23 ng/L);IL-10 (15.17± 3.21 VS 16.77± 2.53 ng/mL);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alpha; 6.95± 7.25 VS 6.81± 1.84 ng/L); 与对照组治疗前、 后的IL-4(6.77± 1.52 VS 15.53± 2.75 pg/mL);IL-6 (170.21± 25.68 VS 18.17± 2.25 ng/L);IL-10(15.24± 2.83 VS 15.86± 2.24 ng/mL);TNF-alpha(17.01± 2.53 VS 7.63± 2.27 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 义(13.79%vs 6.90%,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益生菌及柳氮磺胺吡啶三联方案治疗UC 有较好的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