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2.
秦岭产珠子参叶的达玛烷型皂甙研究(1)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Feng)的叶中分离到十个新的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甙,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其中四个的化学结构分别为珠子参甙(majoroside)F_1(1)、F_2(2)、F_3(3)和F_4(4)。同时,还分离到已知的人参甙(ginsenoside)Rd(5)、Re(6)、Rg_1(7)、Rg_2(8)和F_2(9)。  相似文献   
3.
腔蚓属一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甘肃省的腔蚓Metaphire Sims et Easton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兰州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绿腔蚓,新种Metaphire viridis sp. nov. 外部特点:体长192—230mm,体宽9.5—10mm,体节数124—128(模式:192mm长,10mm宽,124节)。口前叶为1/2上叶式。背孔自12/13节间出现。生活时背面深绿色,腹面淡绿色。环带占xiv—xvi节,长9—10mm,戒指状,无刚毛,无刚毛窝,有背孔痕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量几种共价链相连接的卟啉—硝基苯化合物在二种溶剂中荧光猝灭,考察了影响卟啉和电子受体间进行电子转移的影响因素,所得结果除示明可予期的受体分子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外,并发现硝基苯基团和卟啉环之间的电子转移与它们的相对空间取向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这一效应也可从这些卟啉—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及核磁共振谱图中得到证实.这一发现可视作为对我们所提出的解释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电子转移方向性的设想提供一个间接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过的中华大蟾蜍头部标本,剥去背面的皮肤,用硬镊子剥离额顶骨,暴露出脑部的背面,找到颅内的听神经根部,并将其切断,然后用解剖刀沿前耳骨背面,以水平方向轻轻削去前耳骨,每次不宜削的太厚,以免损坏迷路,直到看见部分透明的半规管,继续用镊子将残余的前耳骨剥去,从背面暴露整个半规管,再用解剖刀小心地切掉膜迷路周围的骨骼(注意:保护好听神经).最后,用镊子夹起听神经,  相似文献   
6.
家蝇血淋巴的提取及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相似文献   
7.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耐热碱性蛋白酶高产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53号为原始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对原生质体进行复合诱变,对大量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53-G38-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适宜的发酵条件:培养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玉米粉5,Na_2HP0_4·12H_20 0.4,KH_2P0_4 0.03,Na_2CO_3 0.1,自然pH。42℃旋转培养44~48h,得到的蛋白酶热稳定性强,60℃处理1h剩余酶活55%。酶反应最适条件:62℃,pH10.0,在pH9~10.5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蚂蚁的食用和药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的食用和药用蚂蚁是地球上三大社会性昆虫之一,全世界有600多属,15000多种,其种类之多在上百万种陆地动物当中是首屈一指的。我国是食用、药用蚂蚁最早的国家,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如前苏联、美国、墨西哥和一些非洲国家,都在开发、利用蚂蚁资源。(一)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