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鲁铁  图力古尔 《生态学报》2013,33(17):5194-5200
白蜡多年卧孔菌生于白蜡树、檫木、杨树、柳树等阔叶腐木上,造成白色腐朽,药用具有抑肿瘤功效.该菌在山东省广泛分布.对采自山东省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取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菌丝生长条件和子实体出菇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研究中,首先对温度、pH值、碳源、氮源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温度组选取15、20、25、30、35℃5个梯度,pH值组选取pH值4、5、6、7、8等5个梯度,碳源组选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6种,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牛肉膏、黄豆粉、亚硝酸钠6种,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菌丝在培养皿中的日均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综合比较,分别选取4个因素中最优的3个,温度组选取20℃、25℃、30℃3个;pH值组选取pH值5、6、7等3个;碳源组选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果糖3个;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3个.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如下结论:4种因子对白蜡多年卧孔菌的影响程度为:温度>pH值>碳源>氮源,各因素之间呈极显著差异,最终得出该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值为6,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出菇试验中,对驯化栽培过程按二级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发菌、催蕾、出菇期管理、采收6个步骤进行实验.二级种选用液体菌种,其配方:每1000 mL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6 g、酵母膏5 g、MgSQ1 g、KH2PO4 2 g.培养条件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待培养6d后使用.出菇栽培采用棉籽壳、麸皮、石灰为主要原料,按棉籽壳79%、麦麸20%、石灰粉1%的配比进行出菇实验,每袋接种量5 mL.发菌阶段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杂菌的污染.白蜡多年卧孔菌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30℃,需要通风、避光.出菇时需要14-16℃的低温刺激.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1-27℃,空气湿度80%-90%.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当出现乳白色子实层且子实体不再生长时可以进行采收,子实体形态和野生形态相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ITS序列用MEGA分析方法构建多年卧孔菌属28个种的分子系统树,确定白蜡多年卧孔菌和刺槐多年卧孔菌(槐耳)亲缘关系较近。白蜡多年卧孔菌粗提物大多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活性,并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清除率也增高。通过清除.DPPH活力和总还原力比较分析,菌丝体和发酵液较好,较利于工业化开发。对子实体、菌丝体醇提取物、发酵液进行了抗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检测发现,子实体乙醇提取物、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对采自山东省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取的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对温度、pH、碳源、氮源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温度组选取15,20,25,30,35℃5个梯度,pH组选取pH5,6,7,8这4个梯度,碳源组选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6种,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牛肉膏、黄豆粉、亚硝酸钠6种,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菌丝在培养皿中的日均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综合比较,分别选取4个因素中最优的3个,温度组选取20,25,30℃;pH组选取pH 5,6,7;碳源组选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氮源组选取蛋白胨、牛肉膏、硫酸铵。然后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因子对簇生沿丝伞的影响程度为温度>氮源>碳源>pH,各因素之间呈极显著差异,最终得出该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0℃,pH 5,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1—2012年间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3个蒙古白丽蘑蘑菇圈样地的调查、采集和实验室研究,共分离得到蘑菇圈内、外可培养土壤真菌26属,其中圈上分离得到19属,圈外分离得到24属,圈上、圈外共有属17属。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认特异性地存在于蘑菇圈上的土壤真菌有印度毛壳Chaetomium indicum Corda、花序棘壳孢Pyrenochaeta inflorescentiae Crous,Marinc.M.J.Wingf两种。7月1日到9月18日期间,蘑菇圈圈上与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8月11日圈上的数量明显多于圈外。种类数目除了圈外在7月24日变化较大外,其余圈上和圈外均相对平稳。蘑菇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随着土层加深呈减少趋势,但深度为7~14 cm的土层圈上土壤真菌数量大量增加,圈外的种类丰富于圈上。分析认为蘑菇圈抑制土壤真菌的种类,但对一些特定种类的生长有利,同时圆形闭合且活跃的蘑菇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真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