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生RIL群体,分析了11个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基因对数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偏度系数(g1)和峰度系数(g2)估算控制性状的基因互作情况。结果表明:11个性状都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RIL群体中基因型间的差异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和明显的超亲分离。侧根干重的遗传力最高达0.60,其次是侧根鲜重,为0.58,而其他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控制主根长性状的多基因间存在互作,互作方式为重叠作用;控制主根粗(3cm)性状的基因间也存在一定的重叠作用,但是作用不明显;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都存在互作,表现为互补作用,但互补作用的强弱有差异。主根粗(1cm)、主根粗(3cm)、主根干重、主根鲜重、侧根干重和侧根鲜重之间都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体积与主根粗(1cm)、主根粗(3cm)、侧根干重和侧根鲜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花生重组近交系(RIL)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生R IL群体,分析了主根长、侧根数、根基粗(1 cm和3 cm处)、根体积、主根鲜重、干重、侧根鲜重和干重、主侧根瘤数等11个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基因对数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偏度系数(g1)和峰度系数(g2)的估算控制性状基因互作情况。结果表明:在11个研究性状中,有6个性状在2个亲本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不论性状在亲本间的差异显著与否,在R IL群体中基因型间的性状差异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和明显的超亲分离。同时主根粗(1 cm)和主根长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1.27%和11.218%。11个花生根部性状都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如影响侧根根瘤数、侧根鲜重和侧根干重的基因均在10对左右;而其它性状的基因估计在5~7对左右,尤其是控制侧根数的基因最少为5对左右。而在R IL群体中,除侧根干重的遗传力最高,达0.569,其次是侧根根瘤和侧根数分别达0.545和0.542外,其它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同时控制主根长和主根粗(1 cm)的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而控制侧根根瘤、侧根鲜重和侧根干重基因间存在互作,表现为互补作用;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间互补或重叠作用不明显或者不存在。主根干重和侧根干重与根体积、主根粗(1 cm)和主根粗(3 cm)显著相关,根体积与主根粗(3 cm)极显著相关,主根鲜重和侧根鲜重与根体积的相关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花生种质资源的根系性状研究及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2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根系性状和AFLP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根干重小、根基粗小和主侧根干重比小等特点;龙生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根干重大、根基粗大和主侧根干重比大等特点.用根系性状和AFLP标记都能将22份花生品种分为两大组,但是AFLP标记聚类结果比根系性状的聚类结果更能反映花生品种亲源关系和地域生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龙生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 var.hirsute)是中国引进最早、种植最早的花生类型。经过不断地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并逐渐形成了次生中心。本实验对15份龙生型花生资源在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及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龙生型花生在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差异也较大。变异系数在5.10-34.60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17-2.04之间,同时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基于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上的聚类分析在阀值为6.5将龙生型花生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包括广西的品种,另一类包括其它省份的品种;基于AFLP分析的聚类结果在阀值为0.39处分为5类,一类主要包括广西的品种,其它4类包括其它省份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龙生型花生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生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 var.hirsute)是中国引进最早、种植最早的花生类型。经过不断地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并逐渐形成了次生中心。本实验对15份龙生型花生资源在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及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龙生型花生在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差异也较大。变异系数在5.10~34.60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17~2.04之间,同时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基于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上的聚类分析在阀值为6.5将龙生型花生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包括广西的品种,另一类包括其它省份的品种;基于AFLP分析的聚类结果在阀值为0.39处分为5类,一类主要包括广西的品种,其它4类包括其它省份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种质1份。在主要脂肪酸中,棕榈酸平均含量10.74%,变异范围7.9%~13.5%;硬脂酸2.85%,变异范围1.8%~3.9%;油酸46.36%,变异范围37.0%~64.7%;亚油酸32.86%,变异范围18.0%~40.4%;饱和脂肪酸含量19.21%,变异范围15.2%~22.1%。普通型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于其他类型,而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低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酸种质4份,低棕榈酸种质19份,低饱和脂肪酸种质7份。通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高油酸种质和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均同时具备低棕榈酸的优良特性。SS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根据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20份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为这些优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野生花生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花生属(Arachis)6个区组24种(包括栽培种)84份种质为材料,用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0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59对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的引物,这些引物能在花生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6个DNA片段.结果表明,84份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04~0.93,平均为0.64,其中匍匐区组的A.appressipila的2份种质(G4与G5)的遗传距离最小(0.04),匍匐区组的A.rigonii(G14)与根茎区组的A.glabrata(G28)的遗传距离最大(0.93).聚类分析结果与花生属的区组分类基本一致,栽培种花生被聚在花生区组中,而且7份栽培种被聚在同一亚亚组中,相同植物学类犁(相当于变种)的材料均被分别聚在一起.异形花区组与直立区组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花生区组的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匍匐区组.花牛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villosa、A.duranensis和A.benensis与栽培种化生关系较近,可以作为桥梁物种来转移其他野生花生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8.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永  廖伯寿  王圣玉  张银波  李栋  姜慧芳 《遗传》2006,28(9):1107-1111
利用与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 “E45/M53-440”, 经PAGE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 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 通过对PCR条件的优化, 成功地将AFLP标记“E45/M53-440”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 操作更简单的SCAR标记“AFs-412”, 标记与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间的遗传距离为6.5 cM。利用获得的SCAR标记对抗、感黄曲霉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标记与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证实了该标记应用于研究群体之外的育种潜力。SCAR标记的建立为开展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简便实用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