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证明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蜂毒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泳技术对其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7~45kDa范围内。蜂毒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式分布,61%在500~3000Da范围内,为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通过牛津杯法对蜂毒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且以HepG2人肝癌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蜂毒的细胞毒性活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活性,其结果与已报道的其他蜂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展示了大胡蜂蜂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于野外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本研究旨在从云南省大理州的野外美洲大蠊成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出抗细菌活性放线菌,为抗生素开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对美洲大蠊成虫肠道放线菌进行分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共6种人体病原细菌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对分离自这些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广谱和明显抗菌活性的放线菌进行鉴定,并经16SrRNA基因序列的BlAST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结果】从美洲大蠊成虫肠道共分离获得41株放线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4株(82.9%)放线菌对至少1种指示病原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有7株对3种以上病原细菌具有抑制作用,9株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这些放线菌均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p.。【结论】野外美洲大蠊成虫肠道含有丰富的抗细菌活性的放线菌资源,为后续挖掘新型抗生素提供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蟹蛛科1新纪录属及2新种记述(蛛形纲:蜘蛛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壮蟹蛛属Stiphropus和斜蟹蛛属Loxobates蜘蛛2新种,分别命名为镰壮蟹蛛,新种Stiphropus falciformus sp.nov.和刺斜蟹蛛,新种Loxobates spiniformis sp.nov..壮蟹蛛属Stiphropus在我国尚属首次记述.壮蟹蛛属Stiphropus Gerst(a)cker,1873新纪录属Stiphropus Gerst(a)cker,1873479;Ono,198059模式种Stiphropus lugubris Gerst(a)cker,1873 鉴别特征本属与革蟹蛛属Coriarachne Thorell,1870(Song & Zhu,1997,61)在体型上非常相似,但具以下区别头 胸部长大于宽,而不是宽大于长;步足和触肢具许多羽状毛(plumose hairs)(figs.1 C~D),但后者无;雄蛛插入器大,小刀状(cultrate)或acerate,后者小而呈刺状;雌蛛外雌器中隔骨化强烈,而后者不明显.镰壮蟹蛛,新种Stiphropus falciformus sp.nov.正模♂大理市凤仪镇公山,25°35'N,100°18'E,2002年5月21日,杨自忠采;副模1♀,地点同前,2002年6月29日,杨自忠采;3♂,元谋县元马镇,25°42'N,101°53'E,2005年9月12日,李巧采;1♂,元谋县老城乡,25°37'N,101°54'E,2005年9月10日,李巧采.词源学本新种种名根据插入器的形状而拟定.鉴别特征本新种与眼斑壮蟹蛛Stiphropus ocellatus Thorell,1887(Ono,1980 b64,flgs.12~27)相似,但具以下区别插入器比后者长而宽;外侧突比后者短而宽.斜蟹蛛属Loxobates Thorell,1877 Loxobates Thorell,1877495;Song & Zhu,199740;Song,Zhu & Chen,1999481模式种Loxobates ephippiatus Thorell,1877刺斜蟹蛛,新种Loxobates spiniformis sp.nov.正模♂云南省大理市点苍山,25°58'N,99°52'E,2002年6月9日;副模1♀,4 ♂,地点同前,2004年5月22日,海拔2 300~2 500 m,杨自忠采;副模3♀,8♂,地点同前,2005年5月31日,杨自忠、杨飞采.词源学本新种名根据雄蛛触肢胫节外侧突起的形状而拟定.鉴别特征本新种雄蛛的插入器形状与小斜蟹蛛Loxobates minorOno,2001(p.208,figs.6~8)相似,但具以下区别胫节外侧突基部螺旋状,端部刺状(figs.2.D~E),后者小而呈指状;腹侧突腹面观指状而不呈钝齿状.雌蛛与大东斜蟹蛛L.daitoensis Ono,1988(p.43,figs.27~33)相似,外雌器近"U"字形、交配管长而不同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云南苍山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艳滟  李巧  冯萍  杨自忠 《生态学报》2013,33(3):964-974
为了解云南苍山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恢复过程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变化,于2009年1月份-2009年12月份,运用陷阱法,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调查了苍山森林火干扰后不同恢复期样地(火干扰后2、10、18、23、33a和对照样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不同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优势类群更替趋势明显;(2)多样性:恢复1Oa样地地表蜘蛛群落多度显著大于其他恢复期(P<0.05),而不同恢复期地表蜘蛛物种多样性却没有显著差异;(3)群落相似性:PCoA相似性分析将地表蜘蛛群落发展过程划分为火烧后2a、火烧后10a和火烧后18-33a 3个阶段;(4)指示物种:西菱头蛛Sibianor sp.1等是阶段1的指示物种,格氏狼蛛Lycosa grahami等是阶段2的指示物种,花蟹蛛Xysticus sp.2等是阶段3的指示物种,弱蛛Leptoneta sp.1等是对照的指示物种.火干扰改变了苍山针阔混交林原有的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指示物种对生境的选择能够反映出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环境变化;5个不同恢复时期火烧迹地中恢复最久的火烧迹地地表蜘蛛群落仍没有完成恢复,说明云南苍山火迹地地表蜘蛛的恢复需要30a以上.  相似文献   
5.
6.
记述中国阿鼻虫忽属 1新记录种——喜阿鼻虫忽 Aristocypha hilaryae(Fraser)  相似文献   
7.
首次记述了云南伪遁蛛Pseudopoda yunnanensis(Yang & Hu,2001)的雌蛛,重新绘制了雄蛛触肢器的结构图,并给出了雌雄个体外形图和触肢器、外雌器的数码照片.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中国劳弗蛛属1新种:剑突劳弗蛛Laufeia sicussp.nov.。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Hidryta sp.和Idris sp.对云南洱海周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oes.&Str.)和星豹蛛Pastvigera C.L.Koch卵孵化的影响,对具卵囊的拟环纹豹蛛和星豹蛛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卵囊孵化观察,发现Hidryta sp.寄生蜘蛛卵囊后,每个卵囊内仅羽化出1只蜂,不再有幼蛛孵化出;而被Idris sp.寄生后每个卵囊羽化出一至数十只蜂,仍有幼蛛孵化出。比较未被寄生与被寄生蜘蛛卵囊的孵化量显示,拟环纹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星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 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问存在显著差异(P〈0.01)。比较单位个体孵化量显示,Hidrytasp.对拟环纹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大于Idris sp.;而Hidrytasp.对星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小于Idris sp.。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以云南大理苍山地区6个不同时期的火烧迹地为基础,采用群落聚类分析和排序的方法,结合回归分析,探讨了火烧迹地的生境类型、演替历史、季节和海拔梯度对蜘蛛群落类型及多样性的影响.共采集到蜘蛛标本21942号,291种,分属于34科.聚类分析表明,火烧地蜘蛛群落总体可以分为2大群落,即落叶层-树皮下群落和地上(包括草丛、灌木和乔木层)蜘蛛群落; 生境类型是影响蜘蛛群落类型的重要因素,而演替历史对群落分类的影响也值得重视.排序分析表明,生境类型是影响火烧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这与群落的聚类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回归分析表明,演替历史、季节和生境类型明显影响火烧地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演替历史,其次是季节和生境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