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岷江干旱河谷两河口、飞虹、撮箕和牟托4个样地优势灌丛及其灌丛间空地的表土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植物灌丛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灌丛种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同一样地灌丛与空地间的差异却较为显著。灌丛下比空地土壤中具有更高的有机质、养分含量,更高的土壤含水量和更低的容重,而灌丛下相对富集的养分资源是造成灌丛与空地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样地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但与氮相关的因子(总氮、有效氮、碳/氮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总生物量和细菌类群(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菌等)。虽然不同灌丛和空地下土壤中细菌群落都没有显著地变化,但真菌和菌根真菌却明显的在灌丛下富集。在飞虹和牟托样地,总磷和碳/磷比与真菌类群,主要指真菌和菌根真菌,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这或许反映了真菌类群对于该区域磷循环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灌丛植被在干旱河谷地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氮、磷这两种养分元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影响。同时,未来对于干旱河谷地区植物-土壤关系的研究应该关注真菌和菌根真菌类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的锥花小檗灌丛为对象,采用跟踪放牧和野外调查的方法获取家畜生境利用和牧道分布特征,并使用RDA排序筛选出影响牧道分布的主要因子,探讨牧道特征与锥花小檗盖度、大小级和分布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牧道分布能够直观反映家畜的生境利用特点,并与跟踪放牧结果一致;5 m尺度的Morisita指数能客观地反映牧道的分布类型,样地1、2和6呈集群分布,其他样地呈均匀分布;在坡面尺度上,灌丛盖度、灌丛高度与牧道特征呈负相关,为显著影响因子;锥花小檗种群盖度和牧道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种群结构与牧道分布密切相关,锥花小檗灌木长轴和短轴比平均为1.29,灌木形状趋近于圆形,牧道景观及牧道上的放牧家畜对灌木具有塑形作用;锥花小檗种群和牧道Morisita指数指向性一致,但实际上两者呈反向分布,灌木斑块或集聚或均匀分布于偏离牧道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研究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人工刺槐林、人工杨柳林、锥花小檗灌丛和草地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放牧强度下,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大于10~20 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人工刺槐林表层(0~10 cm)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O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碳(LOC)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人工杨柳林表层土壤LFOC含量呈降低趋势,POC含量呈升高趋势,T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锥花小檗灌丛土壤POC含量呈降低趋势,TOC、LF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草地土壤TOC和POC含量呈降低趋势,LF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4种植被类型土壤LOC、LFOC和POC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的幅度是TOC含量的1.1~8.9倍.土壤TOC含量与LOC、LFOC和P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活性有机碳组分能够反映土壤总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细裂银叶菊叶片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及生根诱导培养。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 2,4-D2mgL^-1 BA1mgL^-1 NAA0.1mgL^-1。培养基较好:分化培养以MStBA0.5mgL^-1 NAA0.1mgL^-1为好:生根诱导以1/2MS NAA0.01mgL^-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和Menhinick指数)对广元市7种人工森林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与重建使生物多样性提高的同时,土壤侵蚀模数比治理前下降了45%;乔、灌、草复层经营对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效益具有同样的贡献;水土保持效益因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而异。  相似文献   
6.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脲酶活性,各林分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各季节均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水杉林>柳杉林。这说明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下降,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降低,而各人工林下降程度不同。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与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微生物数量及脲酶活性的变化能够表征土壤氮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为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和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退耕还林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鱼腥草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S+6-BA1.0mg/L+NAA0.05mg/L为最佳,30d侧芽诱导率可达66.7%;MS+6-BA 2.0 mg/L+2,4-D 0.2mg/L+NAA 0.2mg/L对芽苗的继代增殖效果最好,40d芽苗的增殖倍数可达7.4,且芽苗较高;以MS+6-BA3.0mg/L+2,4-D 0.5mg/L+NAA0.1mg/L对芽苗的继代增重效果最好,40d芽苗鲜重为7.358g;以沙和蛭石(1:1)为基质瓶外生根效果最好,30d芽苗生根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8.
1植物名称细裂银叶菊(Senecio cineraria‘SilverDust'). 2材料类别带芽茎段、顶芽. 3培养条件 (1)诱导培养基:MS 6-BA1.0mg·L-1(单位下同) NAA 0.01 3%蔗糖;(2)增殖培养基:MS 6-BA 0.5 NAA 0.1 3%蔗糖;(3)生根培养基:1/2MS NAA 0~0.1 1.5%蔗糖.上述培养基均附加0.7%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23~27℃,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度1 500~2 000 lx.  相似文献   
9.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川南坡地及其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不同退耕模式样地>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增加,团粒结构分形维数介于1.377~2.826,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并随>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孔隙、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而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和通气度降低.退耕后的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的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好.农耕地退耕对增加>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作用;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坡地退耕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理想指标,在研究区坡地退耕种植慈竹具有较好的培肥改土效益.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 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分配比例及颗粒有机质C/N.施肥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1.7%~196.8%和13.0%~152.2%,土壤颗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31.5%~67.3%,土壤颗粒有机氮对全氮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14.3%~100.0%;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0%~75.0%和0.0%~69.8%.各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均以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