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不同杉木无性系磷素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土培试验,进行磷素胁迫条件下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磷素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胁迫条件下不同杉木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磷素吸收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磷胁迫的加剧,不同杉木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下降,而磷素利用效率增强。总体而言,8、9、24、37号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量受胁迫影响最小,23号无性系受胁迫影响最大。其中8号无性系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均较高,24、37号无性系的磷素吸收效率较高,而9号无性系的磷素利用效率较高,23号无性系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均较低。 在磷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可通过提高磷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途径来提高杉木对环境磷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感染绿僵菌后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漳  冯丽贞  景云 《昆虫知识》2002,39(4):297-300
3~ 4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幼虫被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感染后 1~ 4d,血淋巴中血细胞总数和可溶性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感染后 3 ,4,6d幼虫体壁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 ,以及血淋巴中过氧化物酶的变化。结果显示 ,金龟子绿僵菌的侵染对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壁组织蛋白质代谢产生影响 ,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3.
磷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缺磷是限制目前农林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传统的农林业生产主要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开始发掘磷高效利用植物来替代传统方法提高磷的利用效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在中国人工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揭示磷素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规律和筛选磷高效利用杉木无性系,通过土培试验,设计4种磷素处理水平(正常供磷16 mg•kg-1、轻度磷胁迫8 mg•kg-1、中度磷胁迫4 mg•kg-1、重度磷胁迫0 mg•kg-1),进行磷素胁迫条件下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1年生杉木叶片和根际的A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随缺磷时间的延长、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中8号、24号、37号无性系叶片和根际的A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5号、9号无性系根际APA活性虽然增幅较大,但其叶片酶活性变化较小;3号、23号、34号无性系整体而言对磷胁迫不敏感,缺磷条件不对其叶片APA及根系APA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在磷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可通过叶片及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强来适应环境磷缺乏,但不同杉木无性系对磷缺乏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能否将APA活性作为杉木无性系磷效率的评价指标之一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与软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桉树焦枯病菌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并对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桉树焦枯病菌中发现4个MAPK,分别命名为CpKss1、CpSlt2、CpHog1和CpIme2,均属于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均在细胞核。拥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TKc及位于活化环上的双重磷酸化位点T-X-Y,三级结构显示拥有蛋白特异性底物结合口袋特征。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这4个MAPK相应基因分别与酵母Fus3/Kss1、Slt2、Hog1和Ime2类基因同源,均和禾谷镰刀菌中相应的MAPK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桉树焦枯病菌中MAPK的生物学功能和构建MAPK级联途径奠定基础。同时对桉树焦枯病菌致病、桉树抗病相关重要基因功能及分子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最终为桉树焦枯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沉水樟的种群生命表和谱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林木依胸径大小分级,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沉水樟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危险率曲线及存活曲线,分析沉水樟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沉水樟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苗和中树稀缺是导致沉水樟濒危的重要原因。沉水樟种群天然更新过程的动态是通过沉水樟不同龄级的株数分布波动而表现的,种群动态的谱分析表明沉水樟种群动态除受基波的影响外,还显示出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在11龄级这一小周期波动与沉水樟高生长有关,在15龄级这一小周期的波动可能与沉水樟的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沉水樟的濒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4年对沉水樟生殖物候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定位观测,从沉水樟的生殖繁育过程及其种子品质两方面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以探讨沉水樟种群濒危机制。结果表明:(1)沉水樟的花期长达3个月,而盛花期只有15 d左右,杂交指数值为2,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自交,花粉胚珠比值为244.7~2 588,为风媒传粉的自花授粉植物;(2)沉水樟种子横径为0.50~0.83 cm,纵径为0.87~1.28 cm,结实量比较多,但由于不同物候期重叠,落果率高,果实产量低;(3)沉水樟的生育期长达19个月,其中果实发育期16个月,在漫长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种子病虫危害严重,存在严重的空心现象,影响了沉水樟种群的天然更新,这是导致沉水樟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同时人为破坏和对现代生境不适应也是影响沉水樟种群濒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