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柠檬和莱檬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云南德宏栽培的小莱檬、塔西提2个莱檬品种和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3个柠檬品种的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莱檬、塔西提、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柠檬果皮精油中分别检测到17、24、23、20、27种挥发性成分,烯烃类物质是莱檬和柠檬果皮精油挥发性的主要组分,其中特征香气成分D-柠檬烯含量最高,β-蒎烯、γ-萜品烯次之。塔西提莱檬特征香气成分物质种类和含量高于小莱檬,艾伦尤力克柠檬中烃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费米耐劳柠檬和尤力克柠檬,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组织学连续切片,探讨温度(251)℃、(291)℃和(331)℃、光照周期(6L∶18D、12L∶12D、18L∶6D和24L∶0D)、光照强度(800、3000和5000 lx)、盐度(10、20、30和40)和环境雌激素壬基酚(40、80和120g/L)对凡纳滨对虾仔虾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凡纳滨对虾性别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地影响性分化时间;10、20和40盐度组以及120g/L的壬基酚处理组的凡纳滨对虾雌雄比分别为0.81∶1,0.67∶1,1.29∶1和1.24∶1,显著偏离1∶1的性别比例,且盐度和壬基酚处理也影响性腺分化时间。此外,凡纳滨对虾触鞭长与体长之比1.0时与其性腺及外部形态分化时期相一致,提示可以将触鞭长与体长之比1.0作为判定凡纳滨对虾性分化开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胡子鲇(Clarias fuscus)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和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Dmrt1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及功能;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胡子鲇性腺(精巢/卵巢)、肌肉、肠、肝脏、心脏、头肾、鳃丝、脑和眼等10种组织以及Ⅱ—Ⅴ期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胡子鲇Dmrt1基因cDNA全长为1417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为35 bp,3′非编码区(3′-UTR)为516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aa),预测所编码DMRT1为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不稳定性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胡子鲇DMRT1与已公布的非洲胡子鲇、蟾胡子鲇、黄颡鱼等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为83.3%—96.1%。胡子鲇DMRT1中具有DMRT基因家族共有的、保守性很高的DM结构域,此结构域具有典型的"C2H2C4"锌指结构,与上述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达100%,与斑马鱼、青鳉、虹鳟等鱼类的相似性为91.9%—97.3%,而与鸡、鼠、猪人等的相似性达80%以上。组织表达显示,胡子鲇Dmrt1基因仅在精巢中表达,且Ⅱ期精巢(即精子发生期)中Dmr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Ⅴ期精巢(P<0.05),而卵巢及其他8种组织中均无表达,表明Dmrt1是胡子鲇精巢特异性表达基因,可能与胡子鲇的雄性性别决定、精子发生及精巢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镉对尖紫蛤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镉(Cd2+)对尖紫蛤消化盲囊和鳃抗氧化酶的毒性影响程度,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0.005、0.05、0.5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24h、72h、120h)对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0.005 mg/L时,在整个实验期间Cd2+对消化盲囊和鳃内的SOD、CAT、GSH-PX活性并无显著影响。在Cd2+浓度为0.05 mg/L和0.5 mg/L时,SOD、CAT、GSH-PX在鳃和消化盲囊中的活性都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在0.05 mg/L暴露时,鳃和消化盲囊中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随时间逐渐增强,在72h时达到最大值,但在120h时略有降低。在0.5 mg/L暴露时,消化盲囊中SOD、CAT及鳃中CAT活性在24h时上升达到最大值,但鳃中SOD直到72h才达到最大值,并均在120h下降到最低,其中消化盲囊中SOD和CAT活性在120h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消化盲囊对Cd2+的敏感性高于鳃有关。在0.5 mg/L暴露的鳃中,GSH-PX在24h、72h活性并不上升,在120h甚至低于正常水平,0.5 mg/L暴露的消化盲囊中,24h时迅速增高,然后逐渐下降到正常值。这可能与Cd2+结合了GSH-PX的活性中心,降低了GSH-PX的活性有关。与3种酶活性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酶活性会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不出现下降,这表明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含量可以灵敏的反映机体内的氧化损伤程度,但不能敏感的反映水体中Cd2+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5.
三丁基锡(TBT)对罗氏沼虾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和成虾暴露在不同浓度的三丁基锡(tributyhin,TBT)溶液中,进行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TBT对罗氏沼虾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BT对罗氏沼虾幼虾和成虾的96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51和376μ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5.1和37.6μg.L-1;罗氏沼虾幼虾暴露在浓度分别为1.25、2.5和5μg.L-1的TBT溶液中30d后,其体重和体长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氏沼虾成虾暴露在浓度分别为2、8和32μg.L-1的TBT溶液中30d后,生长速度虽未见明显差异,但鳃和肝胰脏组织结构均出现异常;TBT浓度高于8μg.L-1时,处理组鳃上皮细胞肿胀,支持细胞中的细胞核萎缩,鳃血窦中血细胞聚集,肝胰脏细胞肿大,出现空泡化,细胞中出现细小颗粒;TBT浓度达32μg.L-1时,罗氏沼虾肝胰脏细胞空泡化程度严重,细胞核消失,部分细胞解体并出现坏死区;表明一定剂量的TBT对罗氏沼虾的鳃和肝胰脏有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7.
罗氏沼虾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采用聚两燃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罗氏沼虾个体发育早期9个时期的八种同工酶系统(EST、ALP、AMY、GDH、MDH、LDH、SOD、M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OD、ME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酶谱相对稳定,SOD表现为三条谱带,ME表现为两条谱带;面EST、ALP、AMY、GDH、MDH、LDH则随发育其酶谱表现出明显差异,酶谱渐趋复杂。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ifabp)在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从金钱鱼肝脏转录组中得到ifabp的unigene片段, 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金钱鱼2种亚型ifabp基因(ssifabp2a和ssifabp2b), 并分析了这2种基因在雌、雄鱼中的组织分布以及饥饿及复投喂后肝脏和肠道中的表达变化。聚类结果表明, ssifabp2a与其他硬骨鱼类Ifabp2a、Ifabp或IfabpX1聚为一类, ssifabp2b则与其他鱼类的Ifabp2b或Ifabp-like聚为一类。同源性比较发现, ssifabp2a与其他硬骨鱼类Ifabp2a、Ifabp或IfabpX1的同源性为78.8%—87.9%; ssifabp2b与其他硬骨鱼类Ifabp2b或Ifabp-like的同源性为79.5%—87.9%; ssifabp2a与ssifabp2b的同源性为73.5%。RT-PCR发现: 在雄鱼中, ssifabp2a在小肠中表达最强, 在肾和肝脏等表达较弱; ssifabp2b也在小肠中表达最强, 在肝脏、胃和下丘脑等较弱。在雌鱼中, ssifabp2a在胃中表达最强, 在肾、肝脏和下丘脑组织表达较弱, 在其他组织中有微弱表达, 脑垂体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与ssifabp2a表达情况不同, ssifabp2b在下丘脑、卵巢、心脏、肠中表达较强, 其他组织中有微弱表达, 鳃中没有检测到表达。饥饿及复投喂结果表明: 在肠中, 饥饿2d后, ssifabp2a表达量显著降低, ssifabp2b无显著性变化; 饥饿7d后, ssifabp2a表达量显著下降, 但ssifabp2b无显著性变化; 在复投喂后, 与7d饥饿相比较, ssifabp2a和ssifabp2b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在肝脏中, 饥饿2d后, ssifabp2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 而ssifabp2b的表达量显著升高; 饥饿7d后, ssifabp2a和ssifabp2b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 在复投喂后, ssifabp2a和ssifabp2b表达均显著下降, 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饥饿及复投喂对金钱鱼肝脏和肠道中的ssifabp2a和ssifabp2b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 表明两者都参与了金钱鱼的脂肪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9.
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的性别决定和生殖方式纷繁多样。环境因子、遗传等多种因素均可调控鱼类的性腺发生和分化[1,2],并对其生长、繁殖等重要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胡子鲇(Clarias fuscus)又称塘虱鱼,属鲇形目(Siluriformes)、胡子鲇科(Clariidae)、胡子鲇属(Clarias),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多鳞(Sillago sihama)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1(factor inhibiting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fih-1)在低氧胁迫后的表达机制, 实验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出多鳞fih-1基因cDNA全长1280 bp, 开放阅读框(ORF)1065 bp, 编码353个氨基酸, 具有JmjC保守结构域。多序列比对与聚类分析显示, 多鳞与大黄鱼和尖吻鲈的亲缘关系最近, 与哺乳动物、两栖类和禽类的亲缘关系较远。fih-1基因mRNA在多鳞多个组织中有不同表达, 在精巢、卵巢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在鳃、心脏和肝脏组织表达水平较高, 在脑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ih-1基因在低氧胁迫处理前后鳃和心脏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fih-1基因在两个组织均随低氧胁迫处理时间延长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研究表明fih-1基因在多鳞低氧信号传导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开展并解释多鳞低氧胁迫遗传机制提供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