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二倍体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鳃扫描电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二倍体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鳃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三倍体牡蛎鳃丝的宽度、鳃丝间的距离较二倍体大;鳃丝的微细结构比二倍体更致密;鳃丝间通过丝问连接形成的孔洞大于二倍体。这些不同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呼吸及摄食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了将COI序列应用于中国沿海缀锦蛤亚科贝类物种鉴定的可行性,获得了该亚科5属11种贝类51个个体的43个单倍型序列.碱幕替换饱和性分析表明,颠换未出现饱和现象,而转换在序列分化达到10%至15%时即到达饱和.单倍犁Hap33可能是由杂交引起的,排除此瞥倍型,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到2.02%之间,平均为0.46%,属内不同种个体间遗传距离在17.21%~32.24%之间,平均为24.96%,存在条形码问隙:11种缀锦蛤哑科贝类在邻接树和贝叶斯树上都独立的单系群.该研究表明,基于COI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将研究所涉及的约98%的缀锦蛤亚科贝类鉴定剑种的水平,因此,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缀锦蛤亚科贝类进行有效地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3.
臭氧处理海水对扇贝卵的孵化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用臭氧处理海水在经过连续充气曝气12、24h、不经充气曝气的处理水及没经臭氧处理的正常海水,进行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虫培育实验。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受精卵在经过24h曝气的处理水中孵化率最高为92%,其次为没经过处理的正常海水为76%,曝气12h为16%,没经过曝气的为0;虾夷扇贝受精卵在经过24h曝气的处理水中孵化率最高为88%,其次为没经过处理的正常海水为85%,曝气12h为15%,没经过曝气为0。海湾扇贝幼虫培养在没经过处理的正常海水和经24h曝气的处理水中生长较快,曝气12h较慢;虾夷扇贝幼虫则是没经过处理的正常海水生长最快,其次是经24h曝气的处理水,而曝气12h较慢,成活率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而为臭氧处理海水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系统发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  于红  孔令锋  李琪 《遗传》2014,36(2):135-144
文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分类及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扩张现象, 其主要方式是基因重复。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可分为3种类型:分泌型 (Type A), 胞内型 (Type B)和具跨膜结构域型 (Type C)。根据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进化树分析, 发现Type A酪氨酸酶中, tyr18与其他Type A酪氨酸酶分化较大, 可能是较早分化出来的酪氨酸酶; Type B酪氨酸中的tyr2和tyr9以及Type C中的tyr8为较早分化出的酪氨酸酶。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的聚类受酪氨酸酶类型以及基因位置的影响, 其分泌型酪氨酸酶首先与头足类分泌型酪氨酸酶聚在一起, 然后与线形动物门分泌型酪氨酸酶聚在一起, 与腔肠动物门分泌型酪氨酸酶分化明显。太平洋牡蛎胞内型酪氨酸酶自身分化较大, 总体上与线性动物门、其他软体动物胞内型酪氨酸酶聚为一支, 与扁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胞内型酪氨酸酶分化较大。太平洋牡蛎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与扁形动物门、环形动物门以及脊索动物门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分化明显, 与合浦珠母贝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聚为一支。这表明双壳类的Type C型酪氨酸酶与其他物种的同源酶的进化差异较大。文章首次探讨了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家族分类、分化及系统发生, 以期对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