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饥饿对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饥饿对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影响极其广泛。本文概述了饥饿对甲壳动物发育与存活、代谢、消化腺结构与消化酶、机体化学组成以及恢复生长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补偿生长及其生理学机制、饥饿与抗病免疫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郭凯  赵文  董双林  姜志强 《生态学报》2016,36(7):1872-1880
为了阐明"海蜇-缢蛏-牙鲆-中国对虾"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为不同养殖模式的碳循环研究和发展低碳渔业提供参考,于2013年5—10月对辽宁丹东东港地区(N 39°51';E 124°09')两个该种混养池塘的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实验池塘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别为(67.12±6.03)mg/L和(70.05±7.63)mg/L,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72.57%和75.49%;有机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27.43%和24.51%。有机悬浮颗粒物中,腐质及细菌占总悬浮颗粒物的27.15%和24.20%;浮游植物干重占0.15%和0.22%;浮游动物干重占0.13%和0.09%。两个实验池塘悬浮颗粒物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为(7.31±1.51)mg/L和(6.42±1.31)mg/L;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占总有机碳的76.33%和70.56%;颗粒有机碳(POC)占总有机碳的23.67%和29.44%;细菌碳占总有机碳的7.96%和7.18%;腐质碳占总有机碳的14.70%和20.90%;浮游植物碳占总有机碳的0.56%和0.95%;浮游动物碳占总有机碳的0.45%和0.41%。实验池塘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细菌和腐质是有机悬浮颗粒物主要的组成部分,说明腐质链在该种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究一种简单高效的获取重组红鳍东方鲀IFNγ蛋白的方法。提取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肾脏组织的总RNA,并以其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干扰素γ(IFNγ)基因序列。将IFNγ成熟肽序列与表达载体p ET-32a(+)相连,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IFNγ。将其转化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获得了重组表达IFNγ的基因工程菌。经IPTG诱导,p ET-32a-IFNγ在BL21中得到了表达。通过对表达产物的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红鳍东方鲀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准确,且目的蛋白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生物活性肽,它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所以其研究对鱼类的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部分鱼种IGF-1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生理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MC4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技术和DNA测序方法分析红鳍东方鲀MC4R(Melanocortin-4receptor)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在MC4R基因编码区48 nt和264 nt均发生了碱基的转换突变(G→A),两个突变位点分别位于M1和M2引物扩增产物中。引物M1扩增产物SSCP分析得到两种基因型: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并且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引物M2扩增产物也得到两种基因型:CC基因型和CD基因型,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C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遗传变异结果分析表明,两个突变位点均属于低度多态性,而且群体遗传杂合度较低,反映了该群体的遗传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黄河、松花江和大洋河鲇的肌肉营养数据, 试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4个自然河段鲇群体(黄河白银段BY、黄河郑州段ZZ、松花江哈尔滨段HEB和大洋河东港段DG)背部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BY群体粗蛋白显著(P0.05)高于ZZ和DG两群体, BY群体粗脂肪显著(P0.05)高于ZZ、DG和HEB三群体。四群体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 BY群体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ZZ、DG和HEB三群体, BY群体EPA+DHA含量最低, 和ZZ、DG和HEB三群体有显著(P0.05)差异。四群体氨基酸组成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除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外, 四群体其余氨基酸评分(AAS)均接近或大于1; 四群体各氨基酸的化学评分(CS)均大于0.5。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异亮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HEB群体最高, DG群体最低。该结果说明, BY群体与ZZ、DG和HEB三群体营养价值差别大, ZZ、DG和HEB三群体间营养价值接近。四群体的营养差异可能由不同地理环境导致。  相似文献   
8.
影响漠斑牙鲆稚鱼的自残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稚鱼阶段,自残现象比较严重。本文以漠斑牙鲆稚鱼为实验对象,选取全长10.1—40.9mm的漠斑牙鲆进行试验观察。研究了密度、浑浊度、饥饿、个体大小差异对该幼鱼自残的影响程度。(1)密度、投饲量、个体大小差异对漠斑牙鲆稚鱼的自残行为影响极显著;高密度组的比低密度组自残现象严重;饱食组的自残率较1/3饱食投饲量组别的轻;个体大小差异是引起自残最重要的因子,当投喂不充足时,(10.1±0.4)—(20.3±0.3)mm组的自残现象最为严重自残死亡率为53%。(2)饥饿对自残行为影响显著,饥饿24h后自残死亡率为20%((15.0±0.4)mm组)。(3)浑浊度、饵料种类对自残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密度为20尾/L时,无浑浊度组稚鱼自残死亡率为8%,浑浊度组5%。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太平洋鳕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取头肾细胞经低渗、固定后,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鳕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6,核型公式为:2n=8m+6sm+20st+12t,NF=60,即有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对端位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臂数为NF=60;染色体经银染后,Ag-NORs在不同间期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为1—3,其中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82%);在分裂相中,具有1个Ag-NORs的频率最高(87.1%),且在第1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一条带有明显的次缢痕,为Ag-NORs所在区域,并未发现Ag-NORs联合现象及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鳕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秋  姜志强  孙阳  毛明光  孟祥科 《生态学报》2014,34(14):3873-3878
通过研究饥饿胁迫对太平洋鳕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太平洋鳕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不可逆点,以期为太平洋鳕人工育苗提供科学参考。实验设饥饿组和摄食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0.0—11.0℃时,太平洋鳕仔鱼在孵化后第5天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容量约从初孵时的0.2402mm3降至0.0062mm3,卵黄囊体积随仔鱼生长逐渐变小。从第8日龄开始,饥饿仔鱼的全长、体长、肛前长、体高等指标与摄食组差异极显著(P0.01),多项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饥饿组与摄食组仔鱼开鳔率及鳔体积差异明显,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太平洋鳕仔鱼初次摄食率为30%,第7天初次摄食率达90%,仅保持1d。太平洋鳕仔鱼的耐饥饿能力较差,PNR为9日龄。最佳投饵时间为5—7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