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以绿豆子叶为材料研究了切伤、外源萘乙酸及激动素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作用及其与内源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切伤对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切伤面积的大小与愈伤组织的增殖成正比。在绿豆子叶愈伤组织形成的初期,游离色氨酸和内源吲哚乙酸的水平均降低,而在后期,组织内部游离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的含量都有增加。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色氨酸可以部分代替萘乙酸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可以认为,外源激素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是通过促进内源色氨酸和内源吲哚乙酸的生物合成而实现的。受伤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雅罗鱼亚科咽骨及咽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星玉 《动物学研究》1986,7(2):191-196
本文根据对雅罗鱼亚科咽骨及咽齿的研究,将其咽骨分为三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本亚科咽骨形态及咽齿结构表现有与食性高度适应的现象。本亚科的咽齿有圆锥型,斜齿面型及特化型,这是对三种不同食性适应的结果。依据咽骨、咽齿的结构特点,试拟了雅罗鱼亚科属的检索。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腓骨近端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98膝)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49膝)。研究组给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对照组给予TK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膝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内翻角、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内翻角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TKA术式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占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髁上改良阶梯式截骨联合钢板等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例肘内翻畸形患者,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6~14岁,平均10.3岁,右侧9例/左侧5例。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史,在创伤后约1.7年(1~4.5年)行改良阶梯式截骨。通过测量手术前后提携角及肘关节活动度,并依据Flynn临床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4±2.7个月,肱骨截骨处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为2.5~4个月(平均2.9±0.6个月),术后畸形矫正良好,获得5.2±1.7°提携角。术后关节活动范围-0.7±1.6~134.5±2.4°,与术前相比,伸展活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1,P0.05);而屈曲活动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19,P0.01)。末次随访时截骨纠正角度丢失1.4±0.8°。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86%。均无感染、外髁突出、过度肥厚增生的术后瘢痕、血管神经损伤、关节不稳等并发症。结论:本研究针对创伤后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发现改良阶梯式截骨的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矫形效果满意,能早期恢复肘关节功能且畸形复发率低,是一种美容效果较好的治疗肘内翻的截骨方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溴化噻唑蓝四唑法(MTT)和琼脂平板法测定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菌丝形成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菌丝萌发不同时期的抑制率。结果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采用琼脂平板法测得三颗针抑制该菌的MIC为2mg/mL,MFC为4mg/mL。三颗针能减缓该菌的生长速度或使其停止生长,且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其中4mg/mL的三颗针作用白假丝酵母6h后,能够完全抑制菌丝形成。对于24h后已经萌发为菌丝态的白假丝酵母,三颗针可抑制菌丝的继续生长,与对照组相比,4mg/mL的三颗针对于萌发2h后的白假丝酵母的菌丝抑制率为76.7%(P0.01)。结论三颗针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丝的生长和萌发。  相似文献   
996.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是一类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除BMP-1外,其他BMP分子均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BMP超家族的发育信号分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信号分子通过形成浓度梯度对背—腹轴各向异性分化进行调控。它们借助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进行信号传导,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增殖等活动。而BMP-1则属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超家族中的Tolloid蛋白酶家族。BMP-1通过水解其他BMP的抑制物(如脊索发生素,Chordin),达到促进其他BMP信号传导的目的。BMP-1、BMP和Chordin三者通过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等一系列作用,在背—腹沿线建立起稳定的BMP信号梯度。本文就BMP浓度梯度的形成及其稳态维持的机制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物种间BMP浓度梯度形成机制的异同,以及可能存在的协同进化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7.
对摩拉水牛头骨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例(1,4号)摩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进行研究,与2例(2,3号)江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进行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摩拉水牛顶间骨发达,是由完整的对骨组成.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摩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形态结构与江汉水牛头骨的顶间骨之间存在很明显差异,摩拉水牛顶间骨比江汉水牛的顶间骨发达.  相似文献   
998.
2000年以来,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NS基因的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的缺失。为了研究此缺失在流感病毒进化中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亚型流感病毒A/SD/04株的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载体,以及NS基因263~277位删除的突变载体。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与编码WSN的其他内部基因(PB2,PB1,PA,NP和M)的表达载体进行组合转染,获得在NS基因的263~277位缺失和不缺失的2个重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m248和RWSN-248)。此两个重组病毒在无干扰素产生的Ve  相似文献   
999.
向筑  张竞男  宋平  胡珈瑞  钟扬 《遗传》2006,28(2):171-178
应用RT-PCR, 从真骨总目(Teleostei)5目15种鱼类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5 (RPL15, ribosomal protein L15) 的完整cDNA序列。以海鲢形亚组(Elopomorpha)的鳗鲡作为外类群, 对这些真骨鱼类的核糖体蛋白L15 c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 (1)RPL15基因在真骨鱼类等许多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 (2)系统树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与形态分类一致。RPL15编码区适合于真骨鱼类目以上分类阶元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降钙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形态计量学与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降钙素(密盖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影响以及与血钙、磷、维生素D代谢和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制备骨质疏松模型(OVX),实验动物分为4个组:模型对照组、密盖息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假手术组。应用HOLOGIC第4代双能X线4500W骨密度仪测定大鼠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值(BMD);以骨形态计量学测股骨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和血清25OHVitD浓度以及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含量。结果密盖息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均较OVX组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密盖息治疗组较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密盖息治疗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密盖息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VitD浓度值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淋巴细胞VDR含量无明显变化,与OVX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密盖息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并且血清IGF-1及血清25-OHVitD浓度值升高,但对VDR含量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