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高效稳定整体功能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主要宗旨。探讨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对于生态农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为开放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包括内源稳定机制和外源调控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内源稳定机制由系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痛经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期间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97例EMT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例数分别为98例和9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少腹逐瘀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炎症因子、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经行腹痛、持续性下腹疼痛、性交痛、小腹肿块、痛有定处、得温痛减、经色紫暗或有血块、带下量多色白、形寒肢冷等症状评分、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更低;疼痛持续时间更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视黄醇结合蛋白 4(RB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nt、T细胞因子-4(Tcf-4)、β-连环蛋白(β-catenin)更低(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EMT痛经,可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圆唇苣苔属(Gyrocheilos)是苦苣苔科的中国特有属,有5种,全部狭域分布在我国西南及广东的高海拔山区。圆唇苣苔属所有物种的花柱侧偏且花柱顶端呈90°弯折,使得柱头位于花开口的中央位置。这种独特的侧偏弯折花柱结构,说明圆唇苣苔属可能有着特殊的演化历史和适应机制。为揭示这种特殊的花柱侧偏弯折现象的发生范围、发育过程及其传粉适应机制,该研究在圆唇苣苔(Gyrocheilos chorisepalus)、折毛圆唇苣苔(G. retrotrichus)和微毛圆唇苣苔(G. microtrichus)3个物种中开展了花部综合征观察,并研究了广东大雾岭保护区内的折毛圆唇苣苔花发育过程、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以及传粉过程。结果表明:(1)微毛圆唇苣苔只有花柱左偏弯折现象,而圆唇苣苔和折毛圆唇苣苔虽然大部分花是花柱左偏弯折,但在部分个体中出现了少量的花柱右偏弯折现象(占种群总花数的2%~3%)。(2)传粉观察发现,折毛圆唇苣苔在花蕾期即出现了花柱弯折现象,2个可育雄蕊的花药合生、位于花冠筒喉部中央位置,与侧偏花柱不存在左右镜像对称关系。(3)折毛圆唇苣苔的花粉胚珠比(P/O)为456.98±15.55,属于兼性异交繁育系统。折毛圆唇苣苔存在一定的传粉限制,自交授粉可以结实,但异交种子萌发率更高,可能存在近交衰退。(4)折毛圆唇苣苔的访花昆虫较少,访花频率较低,主要访花昆虫有隧蜂、熊蜂、食蚜蝇等; 熊蜂体型较大,访花时降落在弯折花柱和花瓣下唇,胸部侧面及下部能有效接触到柱头。(5)反射率结果显示,折毛圆唇苣苔花瓣反射波长范围集中在紫光和蓝紫光区域,花冠的反射波长范围与蜂类视觉范围一致且花冠筒外侧和花瓣下唇的反射强度最大,更容易吸引蜂类落置在花冠宽大的下唇; 圆唇苣苔属的花柱侧偏弯折现象可能来自近缘的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的花柱下弯现象或镜像花(mirror-image flowers)。综上认为,这种侧偏弯折的花柱,可能通过提供昆虫降落平台,使得柱头位于花开口中央和花瓣下唇的上方位置,提高了柱头接触访花昆虫的概率,是适应高海拔地区低频率访花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生物学通报》2014,(5):27-27
<正>搜寻肥胖的基因原因的工作将FTO基因的一个非编码区域置于了聚光灯下;这一内含子(基因内区)内的变异与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虽然FTO的生物作用已得到深入研究,但仍不清楚这些基因变异体是怎样影响FTO表达和生物功能的。这篇论文显示,这些非编码序列在功能上、在兆碱基距离上是与homeobox基因IRX3相联系的。这一与肥胖相关的间隔似乎属于IRX3而非FTO的调控功能。综合起来,这些数据表明,IRX3是与人类肥胖  相似文献   
995.
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被称为端粒,而端粒维持对于生命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维持机制也十分复杂.端粒酶可以通过其具有的特殊逆转录酶特性,利用自身的RNA模板(TERC)以及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亚基(TERT)延长端粒,维持其长度.本文着重综述端粒TERRA (telomeric repeat-containing RNA)对端粒维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介绍端粒维持与细胞存活老化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TERRA的结构及其转录特性,TERRA依赖的DNA∶RNA杂合体和R-loop形成和结构特点,TERRA结合蛋白及其作用;进而讨论依赖于TERRA的端粒维护分子机制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梁焕 《蛇志》2013,25(2):181-182
肝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每年新发病率和病死率的55%[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53基因的突变与失活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由于血清P53抗体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积累程度相一致,而使P53蛋白及其抗体成为研究热点[3].现对P53基因及其抗体在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7.
氧离曲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稳根 《生物学通报》2000,35(12):11-13
简述了氧离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了氧离曲线“S”形特征的形成原因及氧离曲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8.
人们对肝细胞生成素(HPO)及其家族的认识起源于对肝再生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个HPO家族。近年来,人们对该家族的分子:E10R、ERV、9GL、HPO等进行了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该家族的分子具有巯基氧化还原酶的功能,在细胞质内参与二硫键的形成,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凋亡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浅谈虫生真菌致病机制及昆虫活体防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真菌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中关于虫生真菌致病及昆虫抗病机理的研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已深入至分子水平。本做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讨白杨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8只WKY大鼠为对照组,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白杨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治疗,每日1次,干预4周。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大鼠动脉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马松染色(Masson)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 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和白杨素高、中、低剂量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血清eNOS和NO显著上升,ET-1和AngⅡ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白杨素高剂量组改善情况优于白杨素低、中剂量组(P<0.05);心肌细胞相关病理损伤减轻,白杨素高剂量组改善情况优于白杨素中、低剂量组。结论:白杨素可能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血压,并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