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8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249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9篇
  1964年   20篇
  1963年   20篇
  1959年   19篇
  1957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阐明氮(N)沉降条件下我国亚热带典型常绿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臭氧(O3)胁迫响应特征,以1年生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开顶气室(OTC)进行模拟研究。O3处理设大气O3(AA)、大气O3+60 nmol/mol(AA+60)、大气O3+120nmol/mol(AA+120)3个水平;N素以硝酸铵(NH4NO3)溶液形式施加,施N量设0(N0)、30(N30)、60(N60)(kg.hm-.2a-1)3个水平。主要考察了叶片膜质过氧化、光合色素、胞质抗坏血酸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胁迫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2009年5月15日—2009年9月10日)高浓度O3处理导致试验幼苗叶肉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N素施加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但未改变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叶片总抗氧化能力在AA+120处理下显著提高,但未受N施加影响。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在N0处理下随O3浓度升高而降低;在N30及N60处理下随O3浓度升高而增高。施N可通过提高叶片抗坏血酸含量来增强香樟对O3升高的适应能力。研究结论可为O3与N复合污染下,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常绿树种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大型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依然  王仁卿  张建  刘建 《生态学报》2012,32(15):4803-4810
大型人工湿地现已广泛应用于湖滨带、河滨带水质净化及湿地生态修复,这些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对于其科学管理调控及长期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价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特征与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及经济社会功能三项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四湖湖滨带新薛河大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生态可持续性运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植物多样性、氨氮去除能力、生物入侵抵抗力、野生动物栖息地、COD去除能力是影响大型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新薛河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综合指数为0.6862,处于"良"级,其中生态特征功能可持续性指数最高,为0.7732;水质净化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指数分别为0.6190,0.6492。由结果可知,南四湖新薛河大型人工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水质净化功能方面应加强植物定期收割及植被管理,同时经济社会功能还有待加强,植物经济效益及旅游娱乐效益还有待深入开发。建立的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用于其他大型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并验证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方法。方法滴定MMRV疫苗中的每种病毒时,首先用特异性抗血清有选择地中和其他病毒成分,再根据每种抗血清与相应病毒的完全中和能力,确定各抗病毒血清的使用浓度。分别用CCID50法(麻、腮、风病毒)和蚀斑法(水痘病毒)检测MMRV疫苗中各病毒的滴度。结果使用该方法对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滴定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经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显示良好。结论建立的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不同的膳食结构对供浆员血浆蛋白及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400例以牛、羊肉和马铃薯为主要膳食结构的供血浆者和400例以猪肉和马铃薯为主要膳食结构的供血浆者的血浆蛋白和血脂水平;同时统计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出现乳糜的情况。结果经测定以牛、羊肉和马铃薯为主要膳食结构的供血浆者和以猪肉和马铃薯为主要饮食结构的供血浆者的血浆蛋白和血脂水平相当,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献浆前1 2 h内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出现乳糜的概率明显增高,与食用清淡膳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这两种膳食结构的差异对供浆员血浆蛋白及血脂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献浆前12 h内应当避免食用高脂肪类膳食。  相似文献   
995.
培养于麦草粉上的白腐担子菌粗毛栓菌分泌胞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经过超滤、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和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步骤,获得了初步纯化的锰过氧化物酶组分。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技术所测定的锰过氧化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7 ku和pI 2.8。研究结果表明,所纯化的锰过氧化物酶在407nm处具有最大光吸收峰,该酶最适作用pH值和温度分别为pH 5.3和35℃。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市房山区植被丰富,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并混生温带针叶林,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进行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统计出共有野生植物80科,259属,409种,同时分析了房山区野生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另外,通过对比相关濒危植物资料,总结出房山区的濒危植物21种,并就重点保护植物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明确西花蓟马对辛硫磷的抗性风险,研究了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对辛硫磷的抗性机制.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对辛硫磷与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灭多威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溴虫腈、吡虫啉、甲维盐和多杀菌素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啶虫脒和阿维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酶抑制剂与辛硫磷的增效剂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基丁醚(PBO)、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对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XK)、田间种群(BJ)和敏感种群(S)均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P<0.05),马来酸二乙酯对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和敏感种群增效作用均不显著,但对田间种群增效作用显著(P<0.05).生化测定发现:除田间种群西花蓟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不显著外,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和田间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2.79和1.48倍)、细胞色素b5含量(2.88和1.88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2.60和1.68倍)、羧酸酯酶活性(2.02和1.61倍)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3.10倍)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P<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1.11和1.20倍),但不显著(P>0.05).表明其体内解毒代谢酶和靶标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观察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呼吸机所致肺组织TNF-α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氯沙坦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组(VILI)和氯沙坦干预组(LAP),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结果 VILI组大鼠肺组织AngⅡ含量、TNF-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干预组大鼠肺组织AngⅡ含量与VIL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和肺W/D比值均较VILI组明显降低(均P〈0.01),同时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也较VILI组明显减轻。结论 AngⅡ通过调控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在VIL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氯沙坦可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下调肺组织TNF-α表达,降低MPO的活性,对VILI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1个NAC类转录因子基因HbNAC1,其cDNA全长为1419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NAM结构域,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蓖麻(Ricinus communis)、水稻(Oryza sativa)和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79%、80%、57%和60%。聚类分析表明,HbNAC1属于NAC家族Ⅱ亚族。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胶乳中的表达较丰富,经乙烯利刺激后其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