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0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傅杰  陈漱阳 《遗传学报》1993,20(4):317-323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的八倍体小滨麦(AABBDDJJ或AABBDDNN)。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2—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8Ⅱ的细胞占45.38—48.89%,染色体构型为1.69Ⅰ+27.07Ⅱ+0.06Ⅲ。株高89—105厘米;穗长13—16厘米;小花数96—108个;籽粒红色、大粒、不饱满,千粒重44.5—51克;自交和天然结实率分别为27.70—54.58%,49.48—58.63%;成熟期偏晚;耐寒耐旱;抗条锈、秆锈、叶锈、赤霉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花药培养快速创制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新种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道泰  周广和 《遗传学报》1993,20(6):514-523
利用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的部分双二倍体-中5为外源抗性基因供体,通过花药培养途径,在它与几个冬小麦品种的5个杂交组合中,诱导出试管花粉绿苗144株,移栽加倍后,形成了49个加倍单倍体株系。通过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鉴定获得了几个高抗黄矮病或者对条锈病近免疫的新材料。其中DH728对条锈病菌近免疫,2n=44,减数分裂构型为0.701V+0.035III+21.579II+0.456I,为双  相似文献   
993.
韩方普  李集临 《遗传学报》1993,20(1):44-49,T001
首次获得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 Zhuk)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tetraploid Elytrigia elongata)的属间杂种,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为5.29%和1.41%,杂种均表现为多年生,具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呈双亲中间类型,杂种F1自交不育,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回交,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的F1均获得交种子,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以构型分别为:13.78I+6.87II+0.147III,9.10I+9.11 II+0.20III,F1形成的二价体主要是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之间配对所致,并推测四倍体长穗偃麦草具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或抑制小麦ph基因作用的特殊遗传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小麦幼胚和愈伤组织经理化诱变后形成的再生株M_1R_1和C_1R_1,具有比R_1株高的染色体变异频率,其染色体数目变化于35—46之间,但无倍数变异。理化诱变处理提高了再生株中含非整倍体、棒状二价体、单价体、等臂环和四价体的细胞频率,其中以1000伦琴γ射线照射未成熟胚处理的再生株染色体变异频率为最高。其次为2 mmol/L叠氮化钠处理愈伤组织的再生株。经过二倍体和单倍体选择,染色体变异大为减少,但仍保有较高频率的单价体。  相似文献   
995.
抗真菌蛋白BⅡ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96.
鲁麦16是以高八为母本,偃大72-629为父本的F_1代干种子,经氦氖激光照射后选育而成。具有品质优,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株型紧凑,矮秆抗倒、高抗条锈病、抗干热风、早熟、较抗寒、播期弹性大等特点。作者认为激光处理F_1代种子时,杂交组合中至少包含一个具有多抗性优质亲本和一个在当地只有多抗丰产的农艺亲本。冬春杂交,后代采用品质、产量、多抗性同步选择时,成功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97.
在土壤干旱下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的渗透调节能力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土壤缓慢干旱时,几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增加的先后次序为:Pro,K~ ,然后是可溶性糖和其他游离氨基酸,后两者几乎平行增加、在土壤干旱下的渗透调节物质中,有机溶质为可溶性糖、其他游离氨基酸、Pro和Mal;无机离子为K~ ,Ca~(2 ),Mg~(2 )等。对渗透调节的相对贡献率为:K~ >可溶性糖>其他游离氨基酸>Ca~(2 )>Mg~(2 )>Pro。六种物质总和对渗透调节的相对贡献率为:轻度干旱56%~70%;中度干旱70%~79%;严重干旱79%~88%。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的单体系统和多子房小麦杂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基因数目及关键染色体。通过单体分析,初步确定多子房性状分别受染色体5D和6B上的2个非互补的同效异位被动隐性基因所控制,分别用m_1和m_2表示。 继续用“中国春”双端体5DL、6BL和6BS分别与多子房进行正反交,在5DL、6BL与多子房的正反交F_1植株上均出现多子房表型。由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m_1、m_2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5D和6B的短臂上(5DS、6BS)。  相似文献   
999.
左宝玉 《生命世界》1992,19(1):31-3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室已经研究发现小麦叶片中的叶肉细胞、胞内的叶绿体类囊体膜、膜内各冰冻撕裂面上的功能蛋白颗粒。颗粒上所结合的捕获太阳光能的叶绿素 a/b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含量,及其相应的光合功能,均随叶位的逐渐上升而愈趋复杂和增高,至旗叶达到顶峰的规律之后,我们进一步采用不同时间40—65天的0—4℃低温诱导各性和春性小麦品种,进行秋播和春播的室内外试验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郭丽娟  张浩 《遗传学报》1992,19(3):259-265
选用中抗赤霉病的春小麦品种和品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以小麦赤霉病29号菌株产生的致病培养滤液为选择剂,结合物理诱变处理,进行抗病鉴定,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直接接种在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筛选抗病突变体。在83块愈伤中有53块抗病。在11株的再生植株中有9株均比未经培养滤液处理的对照提高了抗病性,从中选出4株抗病性接近或超过“苏麦3号”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