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台农16号菠萝新品种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菠萝 (Ananascomosus)品种台农 1 6号。2 材料类别 腋芽、顶芽。3 培养条件 芽诱导培养基 :(1 )MS 6 BA 1 .0mg·L- 1 (单位下同 ) NAA 2 .0 2 ,4 D 0 .5 ;芽增殖培养基 :(2 )MS 6 BA 2 .0 NAA 0 .2 ,(3 )MS 6 BA  相似文献   
92.
生物芯片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载体材料,点样方式,芯片固定的生物分子和功能等方面对生物芯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以芯片所固定的生物分子的分类方式为基础,就基因民间片,蛋白质芯片及芯片实验室的国内外研发进展作了介绍;最后指出了目前生物芯片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基因芯片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制备流程,对基因芯片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基因表达检测,寻找新基因,DNA测序,基因突变体和多态性分析,传染病和遗传病诊断,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文中示意图对上述部分应用进行了形象说明,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天然粘附蛋白Cp39和重组粘附蛋白rCp39对小鼠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NaCl提取法制备鸡胚尿囊液和DSA培养基增殖的C48-3株荚膜蛋白,并用电洗脱方法纯化Cp39蛋白,将rCp39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后,用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以100μg剂量的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DSA培养基培养菌体荚膜蛋白、纯化的Cp39蛋白和rCp39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各试验组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第二次免疫后2周分别以A:1型菌C48-3株(6.7×102cfu)和A:3型菌C51-3株(1.1×103cfu)进行攻毒试验。采集免疫后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保护率,来评价4种抗原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的条带和分子量相似,且体内外表达的Cp39蛋白的分子量相同;ELISA结果表明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血清rCp39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保护试验表明,体外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结论】粘附蛋白Cp39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中的主要交叉保护抗原,可以作为禽霍乱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95.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从传统中药斑蝥中提取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肝癌,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肿瘤不仅是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所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新的途径。NCTD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很多研究表明,NCTD对许多肿瘤细胞起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从而使恶性肿瘤达到临床缓解及治愈。本文就NCTD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
旨在研究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2(ORF2)对体外培养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形态和活性的作用。将构建好的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的HSV-2LAT ORF2真核表达载体pEGFP-ORF2,转染ver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的改变和MTT法进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HSV-2LATORF2诱导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细胞活性降低。由此证实,HSV-2LAT ORF2对细胞有损伤作用,为阐明HSV-2LATORF2的功能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抵抗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效果,为解决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骨骼肌丢失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平均体重约230 g,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组(C)、常氧抗阻训练组(R)、低氧安静组(H)和低氧抗阻训练组(HR)。H和HR组在模拟海拔4000 m,R和HR组则进行抗阻训练,进行4周的低氧及抗阻训练干预后测试各组大鼠体成分,比目鱼肌、趾长伸肌、腓肠肌、肱二头肌的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观察到HR组瘦体重显著高于H组,H组瘦体重显著低于C组;HR组的肱二头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H组。结论抗阻训练有助于预防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发生,爬梯形式的抗阻练习可刺激大鼠肱二头肌的肥大。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2016年1—12月1 136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的4月龄~12岁患者,了解昆明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9种常见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的血清中9种病原体。通过SPSS统计软件比较分析阳性检测率在不同年龄、季节、性别患儿阳性病例数及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 13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IgM抗体检测阳性534例,阳性率为47%。9种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MP阳性率最高(40.8%),COX最低(0.0%)。单一病原体感染487例,阳性率为42.9%,混合病原体感染47例,阳性率为4.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学龄期组IgM阳性率最高(54.1%),幼儿组最低(3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29、P0.05)。春、夏、秋、冬IgM阳性率分别是44.9%、53.5%、43.8%和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57、P=0.084,P0.05)。患者男女性别IgM阳性率分别是37.8%和5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62、P0.05)。结论昆明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为主,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感染率较高,无季节差异,女性患儿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9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馮·德林休芬(Von Deringshofen)經受了由飞机俯冲后拉起再进入第二次俯冲时产生的失重,他认为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随着火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几千年的梦想——飞向宇宙就要成为現实。失重会不会成为宇宙飞行的障碍呢?这一人們从未研究过的課題摆在我們面前。从1949年人类第一次把动物(狗、猴子、白鼠)用火箭发射到高室,研究失重对动物的影响以后,失重的生物学研究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制成失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火箭技术),絕大多数工作集中在苏联和美国,其他如意大利、法国等也做了一些工作,尤其是苏联取得的成就最大。虽然只有13年的时間,失重的研究由动物进而以人作为实驗对象,由研究几分钟的  相似文献   
100.
转座子是一类在基因组上可以自由跳跃的移动序列,同时也是对微生物进行基因修饰和插入突变的有效工具,但尚未见有利用转座子导入革兰氏阴性菌E.coli Nissle1917菌株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p R6K转座载体,对肠道益生菌E.coli Nissle1917菌株进行了转座插入诱变,将假结核耶尔森菌的侵袭素基因inv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溶血素基因hly随机整合至E.coli Nissle1917菌株的染色体上,从而使非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Nissle1917获得侵袭哺乳动物细胞的能力.通过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发现,本研究所构建的工程菌对B16,HCT-116等肿瘤细胞有较好的侵袭活性,同时与抗肿瘤蛋白Azurin一起作用B16细胞,抗肿瘤效果显著增强,为进一步运用以大肠杆菌E.coli Nissle1917作为DNA疫苗或者基因治疗的载体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