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大豆耐盐性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及标记辅助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60对SSR引物对93份大豆1级耐盐种质资源和57份盐敏感种质资源(5级)进行分析,以确定耐盐种质资源和盐敏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及耐盐相关标记在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中的利用程度.60个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792个,平均13.2个,其中耐盐种质资源特有等位变异133个,盐敏感种质资源特有等位变异106个,但76.0%的等位变异频率低于0.10,仅有1.8%的等位变异出现频率高于0.40.耐盐种质资源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78(0.47~0.90),盐敏感种质资源PIC平均为0.80(0.46~0.94).根据主成分分析,耐盐和盐敏感种质资源多样性分布规律相似.然而,与耐盐基因相关的一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在耐盐和盐敏感种质资源间无显著差异.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耐盐种质资源按生态区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和Ⅲ分别以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为主,类群Ⅱ为黄淮夏大豆和其他生态类型的混合群.  相似文献   
92.
东海原甲藻对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英  吕颂辉  徐宁  谢隆初 《生态科学》2005,24(4):314-317,321
采用单因子实验,以NaNO3作为唯一氮源,固定初始氮浓度为40μmol.L-1,设置六个初始磷浓度梯度:0.1μmol.L-1、0.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对比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4种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及其这4种不同磷源对东海原甲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既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无机磷——磷酸二氢钠(NaH2PO4),又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3种小分子有机磷: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D-葡萄糖-6-磷酸钠(G-6-P)和甘油磷酸钠(G-P);东海原甲藻在以NaH2PO4、G-6-P和ATP分别作为磷源时的最大比生长率(μmax)值相差不大,3种磷源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基本相近;但是以G-P作为磷源时则明显有最低的μmax值,其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最低。东海原甲藻对这4种磷源的利用特征说明:长江口自然海水中与三种小分子有机磷结构相似的溶解有机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东海原甲藻赤潮的爆发和维持提供磷源。  相似文献   
93.
利用已报导的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克隆引物,从不结球白菜中克隆了BcHSP70-1基因。在BcHSP70-1基因测序后,对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跨膜结构域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cHSP70-1编码的蛋白质是亲水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中,该基因ORF全长1 950bp,编码649个氨基酸,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内含子为324bp;对BcHSP70-1直系同源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比对分析显示,内含子的差异更显著。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表明,BcHSP70-1的表达量在不同耐热性的栽培种中有较大差异,在不耐热的不结球白菜品种(NHCC002)中未见该基因组成性表达;与38℃高温胁迫相比,4℃低温胁迫下诱导的BcHSP70-1表达量更高。  相似文献   
94.
摘要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和透明晶状体15例(15眼)作为白内障纽和对照组,测定其维生素C(Vit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内障组晶状体内VitC含量和SOD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39.30%(P〈0.01)和63.50%(P〈0.01),MDA含量较明显升高(P〈O.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对照组透明晶状体中MDA含量与SOD活性、Vit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0.858,P〈0.01;r-=.0.883,P〈0.01),而白内障组晶状体中三者未发现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脂质过氧化参与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SOD和VitC对晶状体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黄土旱塬冬小麦耗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1985年在陕西长武县的自然降水条件下,进行了冬小麦主要秋播栽培因素对耗水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所消耗的水分为:495.4—639.3mm;籽粒产量,为每亩329.4—854.2斤,为了表明栽培措施—苗期生长量—耗水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量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线性回归、曲线回归和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组成了该地区冬小麦的耗水模式。根据不同年份水分条件的变化,可以利用这个模式调控作物的供水量,以便取得该地区冬小麦最佳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
G蛋白—肌醇磷脂途径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7.
棕榈花序中抗真菌蛋白质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8.
田大丰  李英  田晓琳  刘静  莫凤奎  王中彦 《生物磁学》2009,(14):2735-2736,2723
目的:以均匀设计法筛选优化硝酸咪康唑苹果酸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提供可控性及预测性,并对微球稳定性和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采用U5(53)试验表进行试验,分别考察各处方的制备的微球的形态和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方程及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吻合性。制备出的微球可以在室温(25℃)条件下保存;微球的药物释放动力学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结论:本实验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硝酸咪康唑微球的制备工艺预测性好且制备的微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
从中药王不留行中筛选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有效单一组分.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总皂甙的分离纯化,分别收集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液用SRB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选择有效部分用AKTA Resource柱分离,按紫外吸收峰收集洗脱液并进行活性验证,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组分复杂程度,选择活性高、丰度大、成份简单的峰进行C18柱分离.结果表明,王不留行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分离和细胞活性检测发现50%~90%醇浓度洗脱液具有细胞活性,经AKTAResource柱分离得7种组份群(0~6),细胞活性测得3~6号组分有活性,选择4号组分过C18柱得5组分(A~E),B组分为有紫外吸收的主峰,但无细胞活性,其活性分布于D和E组分中,其IC50值为3.75 ug/ml,D组分经蒸发光散射检测为单峰.经上述方法分离纯化获得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单一组分群,其单一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石家庄市空气花粉散布规律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李月丛  吕素青  许清海 《生态学报》2014,34(6):1575-1586
石家庄市2007—2009连续两年空气花粉分析表明:受植物花期影响,春季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夏、秋季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不同类型花粉通量存在一定年际差异。松属、杨属、胡桃属等当地花粉含量占花粉组合的80.0%以上,桦木属、栎属、虎榛子属等区域花粉含量低于20.0%,显示空气花粉能较好地反映周围植被,但也受区域植被的影响。依据空气花粉通量变化规律,石家庄市主要空气花粉类型通量从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胡桃属、悬铃木属、蒿属、杨属、藜科,均为高致敏类型,花粉过敏症患者在其花期或通量较高时期应早作防范。空气花粉百分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CCA)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受风速与水汽压影响;不同季节主要花粉类型通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春季和秋季空气花粉通量主要受气温和水汽压的影响,夏季主要受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影响,冬季与气候因子相关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