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黄颡前驼形线虫发生和成熟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寄生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胃、肠中的黄颡前驼形线虫(P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的成熟和感染丰度的季节动态。从2001年2月到2002年7月的18个月中,对来自于湖北省梁子湖的900尾黄颡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线虫的感染率除在2002年1月比较低(32%)外,其他月份都在90%以上,且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G=16.9620.0517=27.58);平均丰度也是在2002年1月较低(0.46),其他月份都高于6.32,但感染丰度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F=12.58>F0.0117,882=1.98)。在对黄颡前驼形线虫雌虫成虫的三个阶段(成熟期、怀卵期和怀幼期)和雄虫成虫的季节变化分析中发现:该线虫的生命周期为一周年;处于成熟期的雌虫在2-3月达到高峰,怀卵期雌虫在5-7月达到高峰,怀幼期雌虫则在6-9月达到高峰。因此推测:雌虫从第一期幼虫发育到成熟期(显隐前期)可能需要5-6个月,成熟期到怀卵期需要4-5个月,怀卵期到怀幼期需要1-2个月;第一期幼虫的释放应该在秋季,第三期幼虫的感染主要发生在晚冬和早春。本文还讨论了引起黄颡前驼形线虫在黄颡鱼中高感染率和高感染强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2.
2005年5月和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北部典型草原调查了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种群的感染特征,分析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的感染率与其性别、年龄、体重及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感染率没有性别差异,雄鼠与雌鼠的感染率相当;但是与布氏田鼠体重/年龄密切相关:幼鼠的感染率较低,成鼠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布氏田鼠达到一定的年龄(或体重)后才可感染肝毛细线虫病,其最低感染体重为24.3 g。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对肝毛细线虫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同一样地不同季节感染率不同,本次调查显示,2005年5月份感染率高于8月份群体感染率,同一样地的春季感染率与秋季感染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83.
长角血蜱雌蜱感染嗜菌异小杆线虫后血淋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E-6-7(Hb E-6-7)感染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雌蜱,测定感染后雌蜱血淋巴总蛋白含量、酯酶活性及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以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蜱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雌蜱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在Hb E-6-7感染后12 h显著增加,达到最大值92.21 μg/μL;在感染后24 h明显下降(49.06 μg/μL);至感染后48 h降至34.25 μg/μL。雌蜱血淋巴酯酶活性在线虫感染后0~12 h内无显著变化;在感染24 h后迅速增加(OD24h=0.1840,OD36h=0.1940,OD48h=0.216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AGE结果表明,线虫感染后导致雌蜱血淋巴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发生变化,主要为电泳图谱两端a带和b带的消失以及一条c带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长角血蜱雌蜱被Hb E-6-7感染后其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和酯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蜱的防御和对昆虫病原线虫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884.
研究了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后宿主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的第1天,中华卵索线虫的侵入引起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感染组酶活性是同期对照组的1.12倍; 但在随后的寄生期间,中华卵索线虫抑制了宿主的酚氧化酶活性,其中以第5天的抑制最为强烈: 同期对照组酶活性是感染组的1.52倍。对酚氧化酶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纯化倍数为41.5倍,酶得率为12.7%,比活力为4 030.6 U/mg。  相似文献   
885.
南方根结线虫初始接种密度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对生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降低生姜株高、茎粗、分枝数、茎叶鲜重和根系鲜重,最终降低生姜的产量,且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生姜生长所受到的危害也随之增加.每100 g干土接种0、100和200个卵,可使生姜分别减产27.91%、37.73%和42.14%.初始接种密度对南方根结线虫繁殖速率也有很大影响.一般初始接种密度低时繁殖速率高,接种密度高时繁殖速率低,其在生姜上的平衡密度为每100 g干土746.20个.  相似文献   
886.
Transformer基因与果蝇和线虫的性别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陈思礼  王国秀 《遗传》2005,27(1):150-154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秀丽隐杆线虫(Caeborhabditis elegans)的性别决定的问题已研究得比较详细,且transformer基因是这两种生物性别决定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其有关的性别决定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线虫和果蝇的transformer基因及其相关基因的特性与功能进行了特别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的比较和分析。Abstract : Sex determination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nd Caeborhabditis elegans has been known in detail. Great progress, is achieved in recent years, is the research of transformer genes, which are those of most important genes in sex determination in both species.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character, genetic function and the relative genes of transformer genes are particularly described. On the basis,a primary compariso and analysis betwee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ex determination in C.elegans and D. melanogaster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887.
松墨天牛成虫体内的松材线虫分布和速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快速测定松墨天牛成虫(下称成虫)的带疫性,用解剖方法和自制便携式显微镜,对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部位和速检(下称线虫)作了研究,得到下列结果:87.9%的线虫分布在成虫的节间、腹腔和生殖器内;雄成虫阳茎是松材线虫集中分布区,两头平均携带线虫498.5条;交尾时雄成虫把阳茎上的线虫传到雌成虫外生殖器,在雌成虫产卵时再把线虫带入松树形成层组织;在野外检测成虫带疫性平均需时1.57min。  相似文献   
888.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回顾了这类蛋白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讨论这种晶体蛋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889.
目的 乙酰胆碱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神经递质,在动物的运动行为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乙酰胆碱信号转导异常可导致多种运动功能障碍。然而,乙酰胆碱在运动行为中的抑制性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酰胆碱门控氯离子通道受体亚基(ACC-1、ACC-2、ACC-3、ACC-4)在运动行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将运动追踪、分子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技术相结合,对乙酰胆碱门控氯离子通道受体亚基突变线虫的运动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这些亚基突变会影响线虫前进、后退和转向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并且前进过程中线虫身体弯曲幅度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些突变线虫的后退过程中光激活RIB中间神经元会导致后退运动延迟终止。结论 这些结果提示,乙酰胆碱门控氯离子通道亚基的调控作用对于维持和调节秀丽隐杆线虫运动状态是必需的。同时,这些亚基可能参与介导RIB中间神经元在秀丽隐杆线虫后退运动中的抑制性调控。本研究为理解乙酰胆碱门控抑制性受体在运动行为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0.
采用液体浸泡方法首次测定了菌寄生菌属Hypomyces sp.的次级代谢物Bei醌类化合物竹红菌甲素和痂囊羟菌素对松材线虫的致病率,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对松材线虫的半致病率为18小时50ug/mL,痂囊羟菌素对松材线虫的半致病率为18小时15ug/mL,对比(啊维菌素)对松材线虫的半致病率为18小时0.8ug/mL,在红外光照射下竹红菌甲素和痂囊羟菌素具有良好的光敏杀伤松材线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